-
近5年最火黃金周!“本地人讓一讓,先把景區讓給外地游客”
-
楊蓉yangrong@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3-10-01 18:56:10(觀察者網訊)今天(9月29日)起,中秋、國慶雙節8日長假正式開啟。從昨天開始,許多人的社交媒體就已經被到處都是“人從眾”的景象給刷屏了。
有分析認為,假期首日的火爆,坐實了今年“十一”是近五年最火黃金周的事實。另據《錢江晚報》29日報道,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預計,“中秋國慶假期,會有9億左右的人出游”。
此前,全國多地預計本次“雙節”期間游客接待量將創下新高,其中北京被認為是熱度最高的國內旅游目的地城市。出乎意料的是,在公路方面,南方城市擁堵程度超過北上一線城市,凸顯節假熱度。
除此之外,杭州也因“亞運熱”受到關注,部分本地人假期首日悠閑出行,卻遇到外地大客流,最終決定打道回府。有人呼吁,“本地人讓一讓,先把景區讓給外地游客”。
首日出行數據出爐!最堵的城市是這里?
“光是從(上海)市區回崇明島,就開了18.5個小時!”29日,有上海車主在社交平臺上反映,自己提前一天出發,卻在高速上從中午一直堵到第二天早晨。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長達8天,且與杭州亞運會賽事后半程高度重疊,公眾探親流、旅游流、觀賽流交織,不論是從鐵路還是民航機場的情況來看,出行需求皆暴增。交通運輸部此前預計,假期首日全國高速公路流量可能突破歷史最高值。
據央視新聞,交通運輸部29日下午披露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首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總量6320.5萬人次,環比增長20.1%,比2022年同期(國慶假期首日)增長53.2%。
其中,鐵路預計發送旅客2020萬人次,環比增長24.8%,比2022年同期增長108.2%;公路預計發送旅客4002.5萬人次,環比增長18.8%,比2022年同期增長32.9%;水路預計發送旅客81萬人次,環比增長40.7%,比2022年同期增長48.2%;民航預計發送旅客217萬人次,環比持平,比2022年同期增長143.4%。預計全國高速公路流量約6600萬輛次,環比增長48.8%,比2022年同期增長43.5%。
不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9日晚間表示,中秋國慶假期首日,全國主要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平穩。 截至29日18時,全國高速公路、國省道干線公路交通逐步恢復正常,部分節點路段仍車多緩行,未接報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據悉,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成渝等車輛密度大的區域、熱門旅游城市高速公路出城方向及旅游景區、亞運承辦城市周邊道路交通流量明顯增加。從交管局監測的71條高速公路500個重要節點流量看,28日18時至29日18時,流量環比前日上升53.87%,同比去年上升37.38%,同比2021年上升13.83%。
交管局同時提醒,預計30日,全國仍將處于交通出行高峰,特別是隨著中長途自駕車流逐步到達目的地,一些過江通道、省界通道熱門景區景點周邊,車流將持續在高峰運行。
另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明日四川東部、重慶、貴州北部、陜西南部、湖北大部、河南中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河南東部、山東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等地有大霧天氣。
9月29日, 中秋國慶假期第一天,上海虹橋火車站內客流如織。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全國“聰明人”都提前出發了,這個“堵局”究竟堵成啥樣?意外的是,北上廣深并非全國最堵。
29日晚,百度地圖發布交通出行大數據。數據顯示,城市擁堵方面,廣東肇慶、清遠位居全國前二,擁堵指數均破3。這意味著同樣的路程,需要比平時超3倍時間才能通過,顯示出大灣區節假通勤的交通壓力。而陜西西安,也憑借2.5的擁堵指數,成為北方當前擁堵城市代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其擁堵程度并未進入全國前十。
高速擁堵方面,十大高速路段擁堵排名多集中在廣東、江蘇、安徽等南方地區。其中,廣東甬莞高速位居全國第一,擁堵里程超55公里,平均時速降至7公里。這代表著,路況無明顯改善的情況下,走完此擁堵路段預計將超七小時。
交通樞紐方面,出現普遍“人從眾”景象。廣州南站、成都東站與深圳北站客流指數最高,遠超全國火車站平均水平。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今日客流量最大,位居全國機場客流第一,上海虹橋、浦東國際機場緊隨其后。
先把景區讓給外地游客?多地預測游客量遠超2019年同期
有的人還在路上,但有些人已經到達景點。
據潮新聞報道,長假第一天上午,杭州人陳先生打算去趟靈隱飛來峰景區。經過1個小時的騎行,等他上午11點半到靈隱景區附近時,他又馬上改變了計劃:“人氣太旺了,我們杭州人還是先讓一讓,先把景區讓給外地游客吧?!?
陳先生透露,北高峰索道排隊的地方人也蠻多的,“不過秩序都還不錯的”。靈隱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流量比較大,但整體都相對有序,檢票處通過兩側的“回”字形鐵馬,逐步緩減主入口的人流;進去后,主通道也用鐵馬進行了分流。
據澎湃新聞報道,此前,多地預計本次“雙節”期間游客接待量將創下新高。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6日介紹,根據在線平臺預定預測數據,“雙節”假日,北京為熱度最高的國內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市“雙節”期間預計接待游客1283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60.8%,比2019年同期增長21.9%,景區接待總量將遠超2019年總體水平。
同在26日,四川省成都市舉行的“到成都街頭走一走”2023年中秋國慶活動新聞發布會介紹,通過綜合線上產品預訂、交通客流等數據研判,預計今年中秋國慶成都接待國內游客將超過2500萬人次,將創下“黃金周”游客接待量的新高。
此外,遼寧大連日前召開的2023年中秋國慶假日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指出,中秋國慶假期,全市預計接待游客約670萬人次,同比2022年同期增長約1.8倍,將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約1.6倍。遼寧錦州市文旅廣電局也表示,根據對公路、鐵路出行數據的分析,結合“五一”假期錦州火熱的旅游數據,預計“雙節”假期,錦州接待游客量將接近300萬,同比增長280%,再創歷史新高。
- 責任編輯: 楊蓉 
-
胡厚崑接替孟晚舟當值華為輪值董事長
2023-10-01 12:18 華為 -
“消失的中國游客”,去哪了?
2023-10-01 10:08 中國游客 -
登頂成功!我國科考隊首次登頂珠峰以外的8000米以上高峰
2023-10-01 09:36 -
慶祝新中國74周年華誕,超30萬人齊聚天安門觀升旗
2023-10-01 07:48 節日談 -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布嚴正聲明:有人冒充單位領導出席活動
2023-09-30 19:29 -
“高鐵因超員觸發報警無法發車”?國鐵辟謠
2023-09-30 17:01 -
淚目!《等你回家》MV溫情發布!臺灣同胞,祖國等你回家!
2023-09-30 16:51 -
第十個烈士紀念日,上海市黨政軍領導和全市各界群眾代表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2023-09-30 15:53 上海觀察 -
習近平: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處理好若干重大關系
2023-09-30 15:48 -
“如果總聚焦在建筑本體上,我們競爭不過西方”
2023-09-30 15:16 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 -
文旅部:雙節假期國內出游將達8.96億人次,同比增長86%
2023-09-30 15:07 節日談 -
歷史首次!假期首日全國鐵路單日旅客發送量突破2000萬人次
2023-09-30 09:56 -
梁殊銅被批準為烈士:火場中推開戰友自己卻被砸犧牲
2023-09-30 09:56 -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習近平出席
2023-09-30 09:32 觀察者頭條 -
今天,致敬英雄!
2023-09-30 07:43 -
陽光玫瑰變便宜了,也變難吃了?
2023-09-30 07:33 吃貨俱樂部 -
吉林“浮橋案”新進展:原判適用法律有誤,白城中院決定再審
2023-09-29 21:38 基層治理 -
外籍人士看自貿|來自貿區 是我最好的決定
2023-09-29 19:34 上海觀察 -
外籍人士看自貿 | 跨越9600公里,助力浦東“藍天夢”
2023-09-29 19:25 上海觀察 -
外籍人士看自貿 | 在自貿區感受中國速度
2023-09-29 19:07 上海觀察
相關推薦 -
-
王毅:中越就提升兩國關系定位達成共識,水到渠成 評論 35伊朗的60億美元,又不給了? 評論 160NASA要求破例“開綠燈”:中國月壤樣本太獨特 評論 556“香港在國家認同上‘欠的債’,現在要兩手抓補回來” 評論 196統計局點名:有市縣領導尚未認識統計造假的極端危害 評論 231最新聞 Hot
-
“香港在國家認同上‘欠的債’,現在要兩手抓補回來”
-
罕見!伊朗同沙特商討加強軍事關系
-
美國首個TikTok州禁令,沒得逞
-
統計局點名:有市縣領導尚未認識統計造假的極端危害
-
布林肯三訪以色列“罕見訓斥”,被內塔尼亞胡當面“潑冷水”?
-
美國迫使沙特撤資AI企業,為“防中國”?
-
拜登終于發聲明:我們經常意見嚴重不合,但…
-
美議員竟又盯上這家中企
-
“基辛格是一面鏡子,今天的美國政治精英卻走偏了”
-
“我們不能讓下一代美國學生不了解中國,不學漢語”
-
他再次駁斥BBC:虛假、不真實,請給予我們尊重
-
委內瑞拉將就并入爭議地區舉行公投,巴西罕見提高戒備
-
?;鹧娱L之際,哈馬斯在耶路撒冷槍擊:回應以軍襲擊西岸
-
俄羅斯把他們定為“極端分子”
-
“我們在歐亞非交匯處,能幫中國”
-
他讓一些國家如臨大敵?奧外長:歡迎,西方不能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