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分歧和拖延時間,美國在氣候大會上做了些什么?
最后更新: 2022-11-17 14:46:08制造分歧和拖延時間,美國在氣候大會上做了些什么?|新京智庫
據新華社消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本月6日至1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
本次會議主席國埃及將本次大會的口號定為“共同實施”,埃及外交部長兼COP27主席薩邁赫·舒凱里指出,發達國家應兌現每年為支持發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提供1000億美元的承諾。
面對與日俱增的氣候災害壓力,美國對在會議上討論提供氣候補償資金的態度發生了軟化。然而,就美國目前的相關表態來看,制造分歧和拖延時間可能會成為其行動的一部分內容。
“口惠而實不至”的承諾
新世紀以來,海平面上升、洪水、颶風等日益劇烈的氣候變化對發展中國家造成了巨大沖擊。就此,發達國家在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哥本哈根大會上作出了承諾,表示于2020年起將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支持。
然而,在作出承諾之后,美國的實際行動則有些“口惠而實不至”。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在今年10月底接受外交關系協會采訪時確認,奧巴馬政府時期政府只提供了10億美元左右的氣候基金,特朗普時期則任性“退群”——退出聯合國《巴黎協定》并且砍掉了所有相關預算。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統計,2020年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氣候資金總額是833億美元,而美國只提供了其中的30億美元左右。
非洲聯盟委員會可持續環境主任哈森·尼亞姆貝在今年的會議召開前指出,非洲在2014到2018年期間一共只收到了50多億美元的氣候資金,“我們記憶中的1000億美元的承諾從未兌現,而目前的評估顯示,即使是這個數額也不夠”。
非洲氣候基金會高級氣候外交顧問法滕·阿加德在本月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多年來克里和歐洲領導人發表的聲明讓“人們懷疑歐盟和美國在減少損失和損害方面的承諾”,并表示,在此次埃及會議上,她本人對這個問題的期望很低。
今年的氣候災難頻發,肯尼亞等東非國家遭遇了罕見的干旱,南亞地區發生的洪災淹沒了巴基斯坦三分之一的土地,而斐濟等太平洋島國上的村莊也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困境。
面對這樣的壓力,美國多年來反對設立與補償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變化損失和損害專項基金的立場似乎有所軟化,同意在本次大會上進一步討論相關事宜。
然而,根據多方媒體披露,克里表示,美國在同意進一步討論的同時,提出了附加條件,即中國也應該與發達國家一同出資,因為中國“理應”為任何此類基金提供資金。
國際社會對美國“煙霧彈”和“退群”的擔憂
美國在氣候資金問題上的表態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擔憂。
部分發展中國家表示,本次大會是為了討論深受氣候變化影響的那些國家如何生存,美國如果將中國拖入這類討論,可能會在發展中國家之間制造分歧,最終導致討論的重心偏離主題。
包括安提瓜在內的39個島國組成的聯盟團隊的談判代表米凱 羅伯遜,此前曾表示美國這一提議是用來分散發展中國家注意力的 “一個煙幕彈”。普林斯頓大學氣候問題專家邁克爾·奧本海默則提出,這種表態可能是美國用于分化發展中國家立場的“外交技巧”。
而對歐洲發達國家而言,由于美國并未做出涉及實質內容的表態,歐洲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承擔的國際壓力可能會加大。
自本次大會召開以來,蘇格蘭、法國、德國、奧地利等國家都提出了從幾百萬到上千萬美元不等的針對“損失和破壞”議題的資金。
11月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幾乎是公開地表示了法國對美國在這一方面不作為的不滿。馬克龍表示,如今歐洲已經在為較為貧困的國家提供幫助了,現在“其他西方國家需要做更多的事情”,國際社會“必須對富裕的非歐洲國家施加壓力”。
此外,據紐約時報等媒體披露,這些歐洲發達國家的代表普遍擔心,鑒于美國有過“退群”的歷史,如果下一任美國總統再次推翻已經達成的共識,歐洲可能又會被美國拋在一邊,獨自面對國際壓力。
就美國自身而言,此次對于氣候援助,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的損失和破壞的補償問題上的態度軟化,也有可能只是權宜之計。
拜登上任以來,重新加入了聯合國《巴黎協定》、通過了數十億美元的相關資金,這些都是拜登政府修復其前任共和黨政府決策的政績。然而,這些政績都是在白宮、參議院、眾議院同時由民主黨控制的時期完成的。
如今美國中期選舉大局已定,共和黨拿下眾議院,而共和黨普遍反對氣候援助,因此美國在該議題上取得相關突破的可能性并不大。據美聯社報道,美國高級官員已提出建議,本次埃及會議上僅進行框架性質的討論,關于實際協議的談判可推遲兩年再進行。
應對氣候變化,關鍵要有效落實,不能開空頭支票。本次大會前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表示,本此大會將聚焦“落實”,期待各國通過立法、政策、項目等途徑表明本國如何實施《巴黎協定》。
而美國這些“煙霧彈”“外交技巧”和“權宜之計”不僅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還有可能損害南北互信,對國際社會的行動合力造成破壞。(新京報 文/新京智庫高級研究員 孔雪)
- 原標題:制造分歧和拖延時間,美國在氣候大會上做了些什么?
- 責任編輯: 張致遠 
-
教育部:國家開放大學加掛國家老年大學牌子
2022-11-17 14:34 -
鄭州東站回應出站換乘被賦黃碼
2022-11-17 13:56 抗疫進行時 -
神舟十四號乘組正在實施第三次出艙活動
2022-11-17 11:41 航空航天 -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專家楊光被查
2022-11-17 11:25 廉政風暴 -
NBA球星在臺灣不戴口罩到處走,臺當局回應后被批“看到洋人就軟腳”
2022-11-17 11:24 -
堅持做核酸有無必要?二十條優化措施熱點問答
2022-11-17 10:54 抗疫進行時 -
成人口水歌,真的適合兒童嗎?
2022-11-17 10:36 -
教育部:及時淘汰不適應社會需要的學科專業
2022-11-17 10:24 -
超28個省份優化調整防疫措施,六地取消全員核酸檢測
2022-11-17 09:33 抗疫進行時 -
衛健委:昨新增本土2328+20804,其中廣東1246+8576
2022-11-17 09:11 抗疫進行時 -
人民日報仲音:算大賬、看優勢,我國防疫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
2022-11-17 09:09 抗疫進行時 -
北京、重慶、廣州等地披露本輪疫情重癥數據
2022-11-17 08:52 抗疫進行時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2+11
2022-11-17 08:00 抗疫進行時 -
一民企被“掛案”2年經營困難,檢察機關監督撤案
2022-11-17 07:43 -
江歌母親訴劉鑫案二審將在11月22日第二次開庭
2022-11-17 07:34 疑案追蹤 -
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
2022-11-17 07:22 科技前沿 -
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陽了,近期與蔡英文開會跑行程
2022-11-16 22:05 臺灣 -
鄭州女嬰遭拒診去世?衛健委回應
2022-11-16 20:04 抗疫進行時 -
賴媛玲:上汽通用五菱產品備受認可,讓印尼人民用上了最好的出行工具 | 老外講故事·海外員工看中國(71)
2022-11-16 19:24 老外話中國 -
國家網信辦修訂《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發布施行
2022-11-16 18:29
相關推薦 -
古特雷斯稱加沙成為“兒童墓地”,以色列不滿:可恥 評論 236他倆通話討論戰術性?;?,堅稱全面?;鸩缓线m 評論 104財政部通報8起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 評論 156奧巴馬再次就巴以沖突表態:這些事情是無法忍受的 評論 327以軍:已全面包圍加沙城 評論 316最新聞 Hot
-
她挑唆:若受中國經濟脅迫,美國非常樂意幫忙
-
耶倫表態:經濟不是零和博弈,美國有辦法同中國既競爭又合作
-
布林肯:有進展;CNN:沒成果
-
邊喊暫停邊軍售? “美國計劃向以色列移交3.2億美元精確制導武器”
-
“只看科研KPI,愛因斯坦遠不算世界上最好的物理學家”
-
“我們落后亞洲20年,中國占全球產量近8成,得抓緊??!”
-
布林肯剛說完“不可接受”,伊拉克民兵用彈道導彈襲擊美軍
-
法防長:黎巴嫩不需要戰爭,我們馬上提供數十輛裝甲車
-
美國務院內部文件:拜登應公開批評以色列,不然...
-
烏軍總司令助手帶著生日禮物“西方手雷”回家,兒子扭動拉環....
-
烏官員“瘋狂偷竊”,就像沒有明天?烏外長回應
-
他倆通話討論戰術性?;?,堅稱全面?;鸩缓线m
-
“俄羅斯最終無遺憾地告別”
-
古特雷斯稱加沙成為“兒童墓地”,以色列不滿:可恥
-
美國展商:中國市場環境穩定、風險低,有很多合作機會
-
加沙死亡人數破萬,“這場悲劇是集體道德失敗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