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時評
-
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必須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會再生產實現良性循環。
-
現在有個很諷刺的說法,美國軍方倒成了最大的鴿派
這等于是一個耳光扇在盟友臉上,撕下了歐盟所謂獨立自主的面具。同時,也測出了歐盟的底線:歐盟頂層決策混亂,各國政府不知所措,反應異常軟弱,最后徹底認慫,一窩蜂跑去援助烏克蘭,向美國表忠心,斷絕了和俄羅斯政治解決沖突的念想,被徹底綁上了對俄戰爭的戰車。
-
為什么大學讓我們變愚蠢?
一場針對大學的戰爭正在進行。這場戰爭不是由不斷罷工的教師工會發動的,也不是由想要審查非傳統觀點的“覺醒的戰士”發動的。對學術界的戰爭是由政治家和學術管理者發動的,會計師和審計師大軍則對他們施以援手。這個管理階層正將大學轉變為與英國其他地區脫節的沒有靈魂的公司。
-
一周軍評:從9年40盾到10年8盾,美國如何跌入造艦低谷期
圍繞這個似乎永遠扯不明白的“雞生蛋蛋生雞”的議題,從國會議員到利益相關的媒體、智庫仍然各執一詞。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邁克·加拉格爾的評論恰如其分:“我們陷入了軍隊、軍火商和國會之間的不信任三角?!?/a>
-
人在泰國,剛剛被噶?真是離了個大譜
為了提醒大家注意旅游安全,你直接說“注意安全”就行了,不能編故事嚇人。用謊言去抵達善意的結果,本質上依舊是對大眾的愚弄。
-
把人氣笑的Tik Tok聽證會上,美國議員被“支配”了
這場針對Tik Tok的行動,其主要策略就是“鏡像反射”,把曾在臉書上出現的不良內容說成是Tik Tok上的內容,策劃大量文章進行傳播,將Tik Tok描繪為對美國兒童和社會的一大威脅,然后向美國政客、議員施壓,迫使他們對Tik Tok采取行動。
-
扶不起的法國人,馬克龍盡力了
法國的福利優厚,勞動輕松,世所共知。而部分法國人在街頭不斷游行時,表現得似乎他們是世界上,至少是在西方發達國家中,最遭受痛苦剝削的一群人。本人在此,深不以為然。
-
這六個關于“民主”的問題,中西給出了不同答案
中國式民主是民意、民主、民生三者的閉環,它就類似煮火鍋的過程,民意如同在里面投火鍋的各種佐料,民主過程就是煮火鍋的過程,民主還要解決民生問題,最后還要把火鍋煮出的菜端出來讓大家享用,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
銀行接連倒閉之后,美聯儲的三個政策選擇
三種方案可以并行不悖,分別占據一定權重。但如果要單獨選一個方案,那應該是第三種。這意味著美聯儲要偽裝成一個鷹派,同時默默地做一些偏鴿派政策,但美聯儲已經完美地演砸過一次,這次能吸取教訓做一個更好的演員嗎?
-
中國高科技社會主義第一次引導潮流,對巴西和南方國家意味著什么?
巴西不滿足于成為中國的原材料供應商,我相信這個角色甚至也不是中國人的興趣所在。一個衰退的、去工業化的巴西,其社會結構被破壞,處于法西斯主義威脅之下,這對美國來說再好不過,但對中國和全球南方國家來說卻是很糟糕的。
-
Tik Tok對美國最大的威脅,是它還沒有被美國完全掌控
假如TikTok真的影響了美國輿論,那不光政客們很快就會揪出反面典型,將“通中”水軍一網打盡,TikTok也早就會被封禁,拖不到現在。
-
馬英九返鄉,對沖了一場“大兩岸”的政治危機?
中東若走向和平,俄烏沖突也走向停戰,美國所能操弄的下一個戰爭爆點將只剩臺灣,也就是說,世界處處鴿聲,臺灣反將成為離和平最遠的地方,在此危機時刻,臺灣誰能搭建兩岸和平的橋梁呢?會是馬英九嗎?
-
瑞士“騷操作”史無前例,臺灣也成“冤大頭”
任何金融暴雷都具有傳播性,一旦恐慌開始傳播,再健康的銀行系統也會出現系統性危機。
-
有老師答應幫我考證照片卻突然去世,我當時太難受了
現在有幾位演員也會來我這和我一起研究老照片,他們會驚嘆于老先生在照片里身段的“樣兒”,這種“樣兒”不是那么好學好找的,要慢慢實踐體會。
-
無事找事、政治恐嚇、技術霸權……當前基層治理十大怪現象
“精準治理”這個毒,必須拔掉。輔助精準的技術和制度設計,最好都廢除,回歸到群眾工作的本質就行了。上級還是少用各種系統,慎用衛星圖斑,讓駐村工作隊早點回自己單位上班。
-
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能否爭得主導權?
中國面對晶圓制造和芯片禁運時,舉國上下的反應是我們絕不能被卡脖子,我們要有自己的芯片產業!科技領域,是中美在世界大變局爭斗中的一個重要戰場。在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下,中國很有點兒被逼上梁山的意思。
-
解決烏克蘭危機,中國正在發揮這三重作用
關注俄烏危機的人一定記得,即使在沖突開始之后,莫斯科和基輔也曾經坐下來謀求以和談方式解決危機,但因為參與方受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和談未能繼續下去。而此次峰會,中國發揮的第一重作用,就是再次為和平進程注入動力。
-
有本成功預測美國危機的書,徹底打破我的歷史觀
書中還推測說,美國從2005年到2025年的這個小周期將以什么方式結束?要么是內戰,要么是跟外敵打一仗,然后再創造一個新歷史。這本書把我關于歷史線性進步,尤其是直線式進步的觀念徹底打破……
-
動了退休改革,馬克龍敢不敢再動這個?
對于法國來說,退休改革是標,而移民問題才是本;馬克龍治標不治本,法國的問題,遠遠沒有解決。如果大家不相信我所言的移民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上街看看,游行隊伍中,有多少外來移民,就清楚了。
-
印度是決定中美競爭勝負的關鍵力量嗎?
這使得印度成為全世界最搖擺不定的國家,就像全球地緣政治版圖上的賓夕法尼亞州或佐治亞州。印度會傾向哪一邊,以及印度何時以及為什么傾向那一邊,將有可能決定是美國還是中國主宰亞洲,以及誰會在世界范圍內占有優勢。
-
訪俄就是“站隊”?西方這種邏輯毫無道理
中俄關系與烏克蘭危機沒有關聯。有沒有烏克蘭危機,中俄領導人都會保持正常交往和互訪。西方不少領導人都在烏克蘭危機期間訪問過俄羅斯,認為中國領導人訪問俄羅斯就是“站隊”的邏輯,毫無道理。
-
-
? 最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