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中印破局,這些邦很關鍵
印度邦一級政府在經濟、文化、社會發展領域擁有很大的話語權和自治權。在對華認知和具體態度上,中央政府往往將政治和安全放在首位,而地方政府關注更多的則是本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全文]
-
巴基斯坦按IMF要求調整貨幣政策,結果……
巴基斯坦這一輪債務危機跟美聯儲加息的關系非常大。它的外債貨幣構成中大頭是美元債務,大概有60%左右的外債是美元債務。其次是IMF的特別提款權和日元,分別為15%左右,再下來才是人民幣,它的人民幣債務很少。[全文]
-
為什么中國不向印度新冠仿制藥開放市場?
前一段時間,我們國內退燒藥缺貨的時候,有些廠商也考慮過印度,因為印度畢竟是“世界藥房”。當然,我們的廠商采購的布洛芬等是正規藥品,而不是仿制藥。[全文]
-
為什么印度低調處理東章邊境沖突?
這次沖突發生之后,雖然印度媒體首先把它報道出來,但是印度高層特別是像國防部長辛格這些人,他們的講話表明還是希望把這個事情低調處理,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而不是繼續挑釁。[全文]
-
印度覺得自己更適合做發展中國家的導師,因為……
一些西方人認為,印度舉辦G20等大型國際會議,意味著它將與中國爭奪發展中國家的領導地位。而印度人也認為自己的發展模式是有別于美西方和中國發展模式的另一種模式,這種模式更適合廣大發展中國家,所以它希望充當發展中國家的“導師”。[全文]
-
為什么巴基斯坦的對華出口遠不及對美出口?
巴基斯坦作為一個擁有2億人口的國家,它跟中國之間的經貿關系,同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樣的政治關系是不匹配的。[全文]
-
中巴經濟走廊要更上一層樓,一個頑疾不容忽視
一開始,很多人當時是把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當作一塊肥肉,每個人都想咬兩口,現在他們在認識上有所改觀,不過政治斗爭和政府輪換仍然是制約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最大問題。面對當前的國際形勢,尤其是面對印度的虎視眈眈,怎么去處理政治內耗的問題,對于巴基斯坦來說非常關鍵。[全文]
-
南亞在“搖擺”,中國如何應對?
很多南亞中小國家,有的迫于美印的壓力采取了一種左右逢源的態度,有些甚至希望借助美印的壓力向中國索取更多好處,實際上它們在搖擺,并且搖擺是向一個不利于我國利益的方向發展的。對此,我們確實需要拿出斗爭精神來維護國家利益。[全文]
-
印度“揚眉吐氣”?未來印英關系怎么走
今年正值印度獨立75周年,尤其現在莫迪政府在推進去殖民化的工作,所以這件事情更讓印度人有了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全文]
-
印度做對了什么?
印度現在所選擇的道路和崛起戰略是在通過Quad分裂亞洲的前提下,在遏制中國、規鎖中國的前提下,他們認為才能實現“亞洲世紀”。這顯然與鄧小平同志當時所提到的概念和精神是背道而馳的。[全文]
-
面對斯里蘭卡的期許,中國有必要說清這些問題
在發展雙邊關系的過程當中,要有獨立自主的精神,不受其他國家的干擾。但是現在我們看到中斯關系發展的過程當中,美西方以及印度的影響可能是太大了。從斯里蘭卡某些人的角度來看,美印日等國針對中國的地緣政治競爭可能是一個機會。[全文]
-
眼見臺海危機,印度竟拿中國科考船做文章
如果印度此次得逞,將開創一個危險的先例:今后中國任何與軍隊有關的船只可能都不能在斯里蘭卡等接近印度的印度洋沿岸國家港口???。印度洋恐將真的成為“印度的洋”。[全文]
-
印度人口即將超過中國,迎來“紅利”?
記得多年前曾有中國學者與印度學者開玩笑說,中國非常愿意將人口第一大國的帽子送給印度,當時的印度學者果斷拒絕。[全文]
-
斯里蘭卡“爆雷”,下一個是誰?
美聯儲加息之后,國際資本回流美國,這使得廣大中小發展中國家面臨非常嚴峻的資本短缺。實際上對于美國來講,這是割韭菜的一個過程,它在吸包括斯里蘭卡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血。[全文]
-
印度已到追趕中國的關鍵期?
印度人自己也認為,今后10年是追趕中國的關鍵時期,如果印度發展得好,可以將中印GDP差距縮小到3倍,否則將擴大到10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確實需要提高警惕。[全文]
-
斯里蘭卡想用天然良港挑起大國競爭?
斯里蘭卡出現的問題,對于中國而言,其實質是一個如何處理與周邊中小國家關系、如何塑造周邊戰略環境的問題。我們中國的周邊外交政策,需要進行調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