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又以安全風險為由,擬要求政府部門拆除中企生產的監控設備
-
嚴珊珊.
(觀察者網訊)綜合英國《金融時報》和路透社6月7日報道,英國又一次以所謂“安全風險”為由炒作“中企產攝像頭”問題。英國內閣辦公室當地時間6日宣布,將要求英國中央政府各部門從敏感地點拆除由中國企業生產的監控設備,并將擬定拆除時間表。
聲明未提到具體中企名稱,而是稱新措施適用于“受中國安全法規約束的公司生產的監控設備”。但兩名知情人士稱,此舉針對的就是??低暫痛笕A。
英國《金融時報》
英政府近來一直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重新評估“與外國有聯系”的公司在其關鍵基礎設施和供應鏈中的作用,還將成立一個新的部門調查供應商,并評估是否應禁止企業參與公共采購。英國內閣辦公室擬定下周在議會討論收緊采購法案時提出這些改變。
英國內閣辦公室6日宣布,將要求英國中央政府各部門從敏感地點拆除由中國企業生產的監控設備,并承諾將公布一個時間表,拆除“受中國安全法規約束的公司生產的監控設備”。
兩名熟悉英政府計劃的人士告訴《金融時報》,新舉措針對的是全球最大的視頻監控設備制造商??低暫痛笕A。
報道還稱,預計英國內閣大臣們將向保守黨鷹派議員保證,在相關法案通過之后6個月內,就公布一份拆除監控的時間表。
英國內閣辦公室大臣杰里米·奎因聲稱,這些新措施將“保護英國敏感部門免受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公司影響”,還叫囂此舉旨在對試圖“傷害”英國的“敵對者”起到威懾作用。
這項新舉措意味著英政府部門財產中大量的現有攝像頭將被拆除,根據英政府監控攝像頭專員統計,英格蘭和威爾士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警察部隊使用??低暽a的監控攝像頭。
兩位知情人士稱,監控攝像頭的平均壽命為7年,但英政府拆除這些設備的速度可能會快得多。
英國網絡安全公司牛津信息實驗室首席執行官埃米莉·泰勒稱:“這項禁令有一個貌似合理但未經證實的‘安全’理由。相反,我認為這是通過技術禁令,展現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泰勒認為“通過制造商標志判定設備是否安全”是一種“荒謬”的舉動,“因為如果調查任何一條科技供應鏈,你都會發現中國在其中一環,所以你們要在哪里停步?”
這不是英國第一次炒作“中企產攝像頭”問題,且借口一直是被濫用了的“國家安全”。
去年7月,英國有約70名議員敦促英政府禁止銷售和使用中國企業??低暸c大華生產的監控設備,他們擔心有隱私方面的風險,且存在所謂的“人權問題”。
去年11月,英國內閣辦公室以所謂“安全風險”為由,要求其各部門停止在敏感建筑上安裝“受中國安全法規約束”的公司所制造的監控攝像裝備,包含指導各部門切斷此類設備與核心計算機網絡的連接,并考慮完全拆除這些監控設備。
對此,??低曉暶?,英國政府可能采取的行動,只意味著通過技術禁令展現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進一步升級,絕不涉及??低暜a品的安全。
??低曔€強調,其設備“符合我們業務所在國家的適用規則和法規,并遵守嚴格的安全要求”。大華此前也曾表達過類似態度。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去年11月在回答有關問題時表示,中國政府一貫鼓勵中國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在遵守當地法律的基礎上開展對外貿易投資合作。中方堅決反對一些人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無理打壓中國企業。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有關動向,中國政府也將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嚴珊珊 
-
俄聯邦委員會批準中俄遠東線供氣合作協議
2023-06-07 19:56 能源戰略 -
如何看待中國?大多數歐洲受訪者選擇了這個詞...
2023-06-07 19:39 -
普京:今年俄GDP預計將增長1%至2%
2023-06-07 19:25 俄羅斯之聲 -
民調支持率僅為1%他宣布參選,只為“干掉”特朗普?
2023-06-07 18:08 -
呼吁俄烏建“非軍事區”,這國防長被總統緊急召見:沒和我商量
2023-06-07 17:42 烏克蘭之殤 -
“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將繼續擴大在華業務”
2023-06-07 17:37 -
“美國將發射新間諜衛星追蹤中俄航天器”
2023-06-07 16:48 航空航天 -
外交部:日本政府一再“洗白”,事實卻一再打臉
2023-06-07 16:32 日本 -
“拜登政府對華只有‘一招鮮’”
2023-06-07 16:07 中美關系 -
遭遇疑似海盜母船,我海軍護航編隊安全護送巴拿馬籍商船
2023-06-07 15:55 中國海軍 -
為了立陶宛歐盟將對華加征關稅?汪文斌回應
2023-06-07 15:52 -
美議員借軍艦事件宣稱“堅決反對中國的欺凌”,我外交部駁斥
2023-06-07 15:43 中美關系 -
他呼吁中美關系緊張也應合作,轉頭又提“威懾”…
2023-06-07 15:37 -
布林肯將在幾周內訪華?外交部回應
2023-06-07 15:34 中國外交 -
第一條去年通車,第二條今日開工,第三條計劃投建
2023-06-07 15:06 一帶一路 -
“我在多國遭質問:烏克蘭在哪?我們有事時你在哪?”
2023-06-07 14:41 德意志 -
我使館回應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日方一意孤行,令人憤慨
2023-06-07 14:34 日本 -
臺軍展示太陽能發電戰術背心 臺將怒批:學烏龜曬太陽
2023-06-07 13:52 -
“禁飛令”下,印度航空一赴美航班突發故障迫降俄羅斯
2023-06-07 10:57 俄羅斯之聲 -
相關推薦 -
-
“生日快樂,中國!”華春瑩連發11組對比照片 評論 77“在全球南方,幾乎每個人都認為有替代西方的選項” 評論 157最后3小時,美國會通過權宜支出法案 評論 324慶祝新中國74周年華誕,超30萬人齊聚天安門觀升旗 評論 126對華表態后,她當面遭批:這是在玩火 評論 253最新聞 Hot
-
英國將首次向烏部署軍隊?蘇納克急為新防長滅火
-
又一個北約國家,立場要反轉了?
-
“生日快樂,中國!”華春瑩連發11組對比照片
-
投票關鍵時刻警鈴炸響,“我尋思這是門呢…”
-
“在全球南方,幾乎每個人都認為有替代西方的選項”
-
拜登回應政府“續命45天”:拿不出錢也得援烏
-
歐盟能做,中國做不得?
-
最后3小時,美國會通過權宜支出法案
-
他贏得大選,承諾減少對印度依賴
-
慶祝新中國74周年華誕,超30萬人齊聚天安門觀升旗
-
“美國想組團抗中,印度和越南沒興趣”
-
近5年最火黃金周!“本地人先把景區讓給外地游客吧”
-
特魯多“自作多情”?美方聲明完全沒提
-
國會開支僵局難破,白宮通知員工做好“關門”準備
-
幫派暴力升級,瑞典政府求助軍隊
-
泰國警察總署副署長疑牽涉網賭被查,每月自掏腰包用于警隊開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