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攪混水?美參聯會主席稱“伊朗能數月內造出核武”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觀察者網訊)正值中東多國迎來“和解潮”之際,美國官員又開始炒作伊朗核問題、制造地區緊張局勢。
當地時間3月23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表示,如果伊朗愿意,伊朗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制造出核武器。美媒《華爾街日報》稱,相較于其他西方官員,米利給出的時間表要快得多,而這也加劇了美西方對于伊核問題的擔憂。
而在美國挑事之際,中東地區不斷傳出“和解”的好消息。在“沙伊北京對話”后,敘利亞和沙特間也展開接觸。據外媒報道,本周,敘利亞高級官員訪問沙特,與沙方官員就逐步恢復兩國關系舉行會談。
美媒報道截圖
在23日出席美國國會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國防小組的會議時,米利聲稱:“從伊朗做出決定的時候開始……伊朗可以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生產出用于核武器的裂變材料,且只需要幾個月就能生產出真正的核武器?!?
米利同時警告稱,美國不會允許伊朗擁有“可部署的核武器”。他說:“我們軍方已經為我們的國家領導層制定了多種選擇,供他們考慮伊朗是否或何時決定開發真正的核武器?!?
米利的發言人拒絕就上述評估進一步置評,只說“主席(米利)的聲明不言而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也沒有就此發表評論,同時強調說,“美國承諾絕不允許伊朗獲得核武器”,美方“認為外交是實現目標的最佳途徑,但拜登總統也明確表示沒有排除任何選項”。
美國智庫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亨利·羅馬(Henry Rome)稱,最新的預估時間表,可能會對美國政府政策制定者產生影響?!叭绻u估認為,窗口期是幾個月,而不是一年,就會給政策制定者帶來更大壓力,要求他們在決定采取軍事行動時更快采取行動?!?
《華爾街日報》稱,米利的發言呼應了美國官員最近的評估,即伊朗可以在幾天內生產出足夠制造核彈的裂變材料,并進一步估計了將裂變材料轉化為核武器所需的時間。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資料圖)
報道還指出,在此之前,美國官員會盡量避免公開談論伊朗制造核武器需要多長時間。不過,美國官員私下表示,他們相信伊朗將需要一年左右。其他西方官員和學者也附和了這些估計。其中,法國前外交部長于2020年稱,伊朗可能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
不過,美國中東研究學者、奧巴馬政府時期的白宮官員加里·薩莫雷(Gary Samore)認為,“毫無疑問,一旦擁有了裂變材料,伊朗就能制造出核武器,但他們能多快做到這一點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美國情報機構今年2月也預估,伊朗目前沒有采取將裂變材料轉化為核彈的計劃。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當時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據我們所知,我們認為伊朗最高領袖還沒有決定恢復我們認為他們在2003年底暫?;蛲V沟奈淦骰椖??!?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旨在解決伊朗核問題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即伊核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2018年5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后重啟并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2019年5月以來,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但承諾所采取措施“可逆”。
伊核協議相關方2021年4月開始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談判,討論美伊兩國恢復履約問題,美國間接參與談判。第八輪談判于2021年12月27日在維也納啟動。去年3月,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宣布,談判由于“外部因素”暫停。之后,美國政府隨后宣布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措施。
去年6月,在歐盟協調下,伊朗和美國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間接談判,未取得明顯進展。
去年8月,伊朗原子能組織負責人伊斯拉米(Mohammad Eslami)接受伊朗媒體采訪時表示,伊朗擁有制造核武器的技術能力,但無意這樣做。國際原子能機構此前曾表示,伊朗已經把鈾濃縮豐度提高至60%,遠高于2015年伊朗核協議規定的3.67%的上限,而濃縮豐度達90%的鈾適用于制造核彈。
今年3月初,在結束對伊朗為期兩天的訪問之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干事格羅西指出,他與伊朗政府間的討論取得“明顯進展”,伊朗承諾將配合IAEA核查和監督工作,包括恢復先前關閉的部分核設施內部的監控設備,并加快核查工作速度。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伊核問題- 責任編輯: 齊倩 
-
丹麥:“北溪”爆炸現場附近發現不明物體
2023-03-24 22:14 -
全法超百萬人上街 高呼“民主將死”
2023-03-24 21:10 法國見聞 -
這家美國核電站,又泄露了
2023-03-24 19:57 美國一夢 -
“摧毀7輛俄軍坦克的美國英雄”,人呢?
2023-03-24 19:35 -
美軍在敘非法基地遭不明導彈襲擊
2023-03-24 17:37 -
耶倫聲稱:中俄想替換掉美元,但有難度
2023-03-24 17:01 美國經濟 -
歐洲領導人正爭相訪華,“我們不能失去中國”
2023-03-24 16:55 中國外交 -
外交部:中俄是坦蕩的君子之交,與美國大搞霸權霸道霸凌形成鮮明對比
2023-03-24 16:35 中國外交 -
穆迪警告:銀行危機仍有外溢風險,美政府可能無法遏制動蕩
2023-03-24 16:26 美國經濟 -
沙敘兩國使館將于4月重新開放,中方回應
2023-03-24 16:22 -
蒙古國總理談AUKUS,中方回應
2023-03-24 16:22 中國外交 -
柬首相稱不會同任何國家“結伙”遏制打壓另一國家,中方回應
2023-03-24 16:09 中國外交 -
瑞信瑞銀被曝遭美司法部調查:涉嫌幫俄寡頭逃避制裁
2023-03-24 16:02 歐洲亂局 -
毛寧:若為了限制中方才這么做,只會讓各方質疑美方
2023-03-24 15:57 中國外交 -
TikTok CEO出席美國會聽證會,外交部回應
2023-03-24 15:50 中國外交 -
殺害民警后逃俄27年,被引渡回國
2023-03-24 15:24 -
一周內第四次,耶倫再改口
2023-03-24 15:02 -
這場聽證會引美TikTok網民眾怒:讓美國人顯得好蠢
2023-03-24 14:53 觀察者頭條 -
與華為有“秘密協議”規避制裁?德國電信強烈駁斥
2023-03-24 14:08 德意志 -
美艦再闖中國西沙領海,國防部回應
2023-03-24 12:31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
“生日快樂,中國!”華春瑩連發11組對比照片 評論 77“在全球南方,幾乎每個人都認為有替代西方的選項” 評論 157最后3小時,美國會通過權宜支出法案 評論 324慶祝新中國74周年華誕,超30萬人齊聚天安門觀升旗 評論 126對華表態后,她當面遭批:這是在玩火 評論 253最新聞 Hot
-
英國將首次向烏部署軍隊?蘇納克急為新防長滅火
-
又一個北約國家,立場要反轉了?
-
“生日快樂,中國!”華春瑩連發11組對比照片
-
投票關鍵時刻警鈴炸響,“我尋思這是門呢…”
-
“在全球南方,幾乎每個人都認為有替代西方的選項”
-
拜登回應政府“續命45天”:拿不出錢也得援烏
-
歐盟能做,中國做不得?
-
最后3小時,美國會通過權宜支出法案
-
他贏得大選,承諾減少對印度依賴
-
慶祝新中國74周年華誕,超30萬人齊聚天安門觀升旗
-
“美國想組團抗中,印度和越南沒興趣”
-
近5年最火黃金周!“本地人先把景區讓給外地游客吧”
-
特魯多“自作多情”?美方聲明完全沒提
-
國會開支僵局難破,白宮通知員工做好“關門”準備
-
幫派暴力升級,瑞典政府求助軍隊
-
泰國警察總署副署長疑牽涉網賭被查,每月自掏腰包用于警隊開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