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各國領導人正爭相訪華,“我們不能失去中國”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3-03-25 08:01:58(觀察者網訊)從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法國總統馬克龍多次表達訪華意愿,到外媒曝出西班牙首相將于下周訪華……近一段時間,歐洲領導人似乎正爭相前往中國。
談及原因,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3月24日發文分析稱,一方面,歐洲各國試圖就在俄烏沖突、安全與貿易等問題上的分歧與中方展開溝通;另一方面,不少歐盟成員國承認,不論國際局勢如何,歐洲“不能失去中國”,應繼續與華接觸。
“歐洲領導人說:我們不能失去中國”,報道截圖
去年11月,德國總理朔爾茨率一個高級商業領袖代表團訪問中國,成為疫情發生后首位訪華的歐洲國家領導人。同時,朔爾茨也為歐洲領導人的中國之行拉開序幕。
今年1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大使履新時表示,歐方愿同中方保持高層交往,推進各領域對話合作,“我本人期待能適時訪華”。
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在朔爾茨訪華行程結束后,多次表達了訪華意愿。今年2月,馬克龍宣布將于4月初訪華。據法媒透露,馬克龍當時稱,他將與中方就俄烏沖突問題交換意見,推動通過談判解決烏克蘭危機,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和化學武器。
就在兩日前(3月22日),西班牙媒體稱,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將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該報道得到首相府方面的證實。首相府大臣表示,桑切斯此行將關注俄烏沖突和經濟、貿易問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晚些時候,西班牙將接替瑞典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
馬克龍和桑切斯,圖自IC Photo
“歐洲各國領導人突然爭先恐后地預定航班,前往中國”,就此,Politico EU如此形容道。
Politico EU認為,之所以歐洲領導人爭相飛往北京,是因為重視中國在地緣政治和俄烏沖突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而這對歐洲來說利害攸關?!八麄冇绕鋵χ卸黻P系的鞏固感到擔憂,認為不能袖手旁觀”。
此外,美西方和中國在安全、貿易方面的分歧正在加劇,但歐盟各國在是否采取對華強硬立場的議題上并未達成共識。其中,盧森堡首相貝泰爾呼吁歐盟應繼續與華接觸,在經濟領域拉近與中國的距離。
“中國并非完美無缺,但有一天我們會需要中國(China is not perfect, but we might need it one day)”,一名歐盟官員表示,在歐盟內部,不少成員國贊同這一評估。
Politico EU也在文章標題總結道:“歐盟領導人正在說,我們不能失去中國?!?
其實,“中國在調解俄烏沖突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已成為國際社會共識。
3月初,美媒《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官員稱,德、法、烏三國領導人2月初在巴黎進行了會談,商討了包括和談在內的解決俄烏沖突問題的方式。馬克龍和澤連斯基也討論了在巴黎舉行和平會議的可能性,澤連斯基表示,只有在中美領導人都參與其中時,他才會出席和談。
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日前稱,危機爆發以來,中方相繼提出四個應該、四個共同、三點思考和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積極推動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危機。中方所做的歸為一句話,就是勸和促談。
汪文斌強調,中方的主張旗幟鮮明,一以貫之。在和平與戰爭之間選擇和平,在對話和制裁之間選擇對話,在降溫和拱火之間選擇降溫。中國沒有政治私利,不搞地緣操弄,真心誠意致力于勸和促談,推動?;鹬箲?,體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歐盟- 責任編輯: 齊倩 
-
北京-莫斯科,世界矚目的握手時刻
2023-03-25 07:37 中俄關系 -
攪混水?美參聯會主席稱“伊朗能數月內造出核武”
2023-03-24 22:40 伊朗局勢 -
丹麥:“北溪”爆炸現場附近發現不明物體
2023-03-24 22:14 -
全法超百萬人上街 高呼“民主將死”
2023-03-24 21:10 法國見聞 -
這家美國核電站,又泄露了
2023-03-24 19:57 美國一夢 -
“摧毀7輛俄軍坦克的美國英雄”,人呢?
2023-03-24 19:35 -
美軍在敘非法基地遭不明導彈襲擊
2023-03-24 17:37 -
耶倫聲稱:中俄想替換掉美元,但有難度
2023-03-24 17:01 美國經濟 -
外交部:中俄是坦蕩的君子之交,與美國大搞霸權霸道霸凌形成鮮明對比
2023-03-24 16:35 中國外交 -
穆迪警告:銀行危機仍有外溢風險,美政府可能無法遏制動蕩
2023-03-24 16:26 美國經濟 -
沙敘兩國使館將于4月重新開放,中方回應
2023-03-24 16:22 -
蒙古國總理談AUKUS,中方回應
2023-03-24 16:22 中國外交 -
柬首相稱不會同任何國家“結伙”遏制打壓另一國家,中方回應
2023-03-24 16:09 中國外交 -
瑞信瑞銀被曝遭美司法部調查:涉嫌幫俄寡頭逃避制裁
2023-03-24 16:02 歐洲亂局 -
毛寧:若為了限制中方才這么做,只會讓各方質疑美方
2023-03-24 15:57 中國外交 -
TikTok CEO出席美國會聽證會,外交部回應
2023-03-24 15:50 中國外交 -
殺害民警后逃俄27年,被引渡回國
2023-03-24 15:24 -
一周內第四次,耶倫再改口
2023-03-24 15:02 -
這場聽證會引美TikTok網民眾怒:讓美國人顯得好蠢
2023-03-24 14:53 觀察者頭條 -
與華為有“秘密協議”規避制裁?德國電信強烈駁斥
2023-03-24 14:08 德意志
相關推薦 -
-
如何看待中國?大多數歐洲受訪者選這個詞... 評論 135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宇宙中最古老恒星遺跡 評論 182第一條去年通車,第二條今日開工,第三條計劃投建 評論 148來了!2023年高考作文題匯總 評論 2192023高考今日開考,1291萬考生奔赴考場 評論 206最新聞 Hot
-
如何看待中國?大多數歐洲受訪者選這個詞...
-
主持人發表涉港臺不當言論,全場響徹“China”
-
沒完了!英國還盯著中企產攝像頭,這次真要拆
-
扎哈羅娃:完全能料到西方反應,他們把一切歸咎于俄羅斯
-
對華出口暴跌,韓國竟甩鍋中國
-
來了!2023年高考作文題匯總
-
俄國防部公布“擊毀豹二視頻”但……
-
多家美媒密集放風:布林肯將在未來幾周內訪華
-
“美國事先知情”
-
布林肯訪沙遭中東媒體“潑冷水”:再見美國,你好中國
-
美對華政策“兩頭挨批”,他叫屈:我們其實很努力
-
他也放風:“期待”有機會與中方同行交談
-
普京聽取匯報,俄方稱水壩遭烏克蘭蓄意破壞
-
親歷第20屆“香會”,600位代表最關心什么?
-
“與中國‘脫鉤’不可行,將付出巨大經濟代價”
-
美媒已經開始害怕了:這樣的AI假信息恐淹沒明年大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