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內第四次,耶倫再改口:會采取更多行動保護儲戶存款
-
周弋博沖沖沖!
【文/觀察者網 周弋博】
美國銀行業風波不斷,美國財長耶倫一周內四次表態卻各不相同,直接讓市場坐上了“過山車”。
綜合路透社、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消息,當地時間3月23日,耶倫公開表示,在未來有必要時,聯邦機構會對已被關閉的硅谷銀行與簽名銀行儲戶存款提供更多保障。而就在前一天,耶倫還表態稱,不會考慮為所有美國銀行存款提供“一攬子保險”。
目前,美國銀行業正在呼吁政府擴大儲戶存款保障范圍,盡量實現全額保護,而聯邦機構此前僅承諾對每名儲戶25萬美元的存款提供保險。耶倫作出最新表態后,道指、納指、標普在23日均有所回升,與她22日表態后的下跌形成對比。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截圖
3月23日,耶倫出席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聽證會。在談及美國銀行業時,她表示,“我們使用了重要的工具迅速采取行動,防止金融傳染蔓延,而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再次使用的工具?!?
“我們采取的有力措施確保了美國人的存款安全。當然,如果有必要,我們將準備采取更多行動?!?
報道稱,耶倫口中的“有力措施”包括對銀行儲戶存款有限度的保障。3月中旬,在三天內兩家銀行倒閉的危機之下,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承諾,為每名儲戶25萬美元的存款提供保險。
不過,硅谷銀行絕大部分存款金額遠超25萬,因此該措施并未對儲戶實現全額保護。
該措施也在美國政界與銀行業引發了一場爭議:承擔過度風險的大銀行得到了聯邦資金的特別救助,而其他小銀行則被迫在沒有任何特別幫助的情況下,面對大銀行引發公眾恐慌后所導致的擠兌潮。
與此同時,美國銀行業與消費者權益組織開始呼吁政府出臺“存款全面保障”的相關政策,即讓聯邦政府對儲戶存款的保障擴大到25萬美元的界限之外。
美國財長耶倫
在這樣的背景下,耶倫已在一周內作出四次公開表態,但每次內容都不盡相同,甚至被外界認為是在“左右搖擺”。
16日,耶倫出席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聽證會時稱,美國銀行體系“仍然穩健”,民眾可以對其存款“放心”,但聯邦機構不會為所有銀行存款全都提供保障。
21日,耶倫在華盛頓出席美國銀行家協會(ABA)會議時又改口稱,如果美國監管機構發現銀行系統存在擠兌風險,聯邦政府可能會介入,目的是為了保護更多銀行的儲戶,支撐金融體系。
22日,耶倫再次出席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聽證會時,給出的說法又成了“聯邦機構不會考慮為所有美國銀行存款提供‘一攬子保險’”。
23日是耶倫作出的第四次表態,路透社直言,盡管耶倫每次都在強調“美國銀行體系是安全的”,但每次傳遞的信息都有微妙的變化。
隨著耶倫表態內容的變化,美國股市也坐起了“過山車”:以標準普爾500指數為例,21日上漲1.30%,22日下跌1.65%,23日又上漲0.3%。
目前,美國國會共和黨人對“提高每名儲戶25萬美元存款的保障上限”持反對態度,民主黨人雖然也不贊同“存款全面保障”,但試圖探索出折中的方案。
緬因州共和黨參議員蘇珊·柯林斯曾在22日的聽證會上質疑,“在我看來,通過為(硅谷銀行的)存款提供擔保,你(耶倫)正在創造這樣一種情況,即讓他們免受損失……這讓那些管理良好的社區銀行在競爭中反而處于劣勢,所以我想我的問題是,這樣做公平嗎?”
西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喬·曼欽就則提出了創建一個新系統的設想:存款超過25萬美元上限的儲戶可以向銀行支付類似于保險費的額外費用,以獲得更高額度的FDIC保險。
CNBC指出,盡管耶倫排除了“一攬子保險”的可能性,但他對幫助小銀行為大額存款提供額外保障的其他潛在方式持開放態度。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周弋博 
-
這場聽證會引美TikTok網民眾怒:讓美國人顯得好蠢
2023-03-24 14:53 觀察者頭條 -
與華為有“秘密協議”規避制裁?德國電信強烈駁斥
2023-03-24 14:08 德意志 -
美艦再闖中國西沙領海,國防部回應
2023-03-24 12:31 中美關系 -
駐洛杉磯總領館:領區一中國學者在加拿大火災中失蹤
2023-03-24 11:47 -
去泰國男模餐廳會被“噶腰子”?當地華人:有“噶腦子”的…
2023-03-24 11:43 -
-
日本“投桃報李”解除氟化氫限制,韓國將加強兩國供應鏈合作
2023-03-24 10:55 日本產經 -
會晤拜登前,特魯多聲稱對華政策要“三管齊下”
2023-03-24 10:52 -
印度“對等報復”英國
2023-03-24 10:28 印度驚奇 -
與中國競爭?美國要給太平洋島國71億美元換續約
2023-03-24 09:56 -
沙伊同意復交后,又一大突破將至?
2023-03-24 09:54 觀察者頭條 -
貸烏156億美元!IMF首次對交戰國貸款
2023-03-24 07:52 烏克蘭之殤 -
“已經不知道被轉賣了幾次” 中國小伙應聘泰國魚粉廠被騙至緬甸
2023-03-24 07:21 -
俄外交部警告:小心后果不可控
2023-03-23 21:47 俄羅斯之聲 -
沙伊外長通話:同意盡快會面,為重開使領館鋪路
2023-03-23 21:45 -
25個基點,英國央行連續第11次加息
2023-03-23 21:09 不列顛 -
三天出訪,兩份《聲明》,什么信號?
2023-03-23 20:52 中俄關系 -
西班牙首相下周訪華?外交部回應
2023-03-23 19:53 中國外交 -
我使館:中印推動邊境局勢早日轉入常態化管控
2023-03-23 19:38 龍象之間 -
英國威廉王子突訪波烏邊境,還將會見波蘭總統
2023-03-23 19:31 不列顛
相關推薦 -
-
如何看待中國?大多數歐洲受訪者選這個詞... 評論 135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宇宙中最古老恒星遺跡 評論 182第一條去年通車,第二條今日開工,第三條計劃投建 評論 148來了!2023年高考作文題匯總 評論 2192023高考今日開考,1291萬考生奔赴考場 評論 206最新聞 Hot
-
如何看待中國?大多數歐洲受訪者選這個詞...
-
主持人發表涉港臺不當言論,全場響徹“China”
-
沒完了!英國還盯著中企產攝像頭,這次真要拆
-
扎哈羅娃:完全能料到西方反應,他們把一切歸咎于俄羅斯
-
對華出口暴跌,韓國竟甩鍋中國
-
來了!2023年高考作文題匯總
-
俄國防部公布“擊毀豹二視頻”但……
-
多家美媒密集放風:布林肯將在未來幾周內訪華
-
“美國事先知情”
-
布林肯訪沙遭中東媒體“潑冷水”:再見美國,你好中國
-
美對華政策“兩頭挨批”,他叫屈:我們其實很努力
-
他也放風:“期待”有機會與中方同行交談
-
普京聽取匯報,俄方稱水壩遭烏克蘭蓄意破壞
-
親歷第20屆“香會”,600位代表最關心什么?
-
“與中國‘脫鉤’不可行,將付出巨大經濟代價”
-
美媒已經開始害怕了:這樣的AI假信息恐淹沒明年大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