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場聽證會引發美TikTok網民眾怒:讓美國人顯得好蠢
-
阮佳琪睡不夠 玻璃心 脾氣沖
(觀察者網訊)美國當地時間23日上午10時,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出席美國國會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聽證會,回應來自美方議員所謂“國家安全”等方面的問題。
綜合“Insider”、“Vox”等美媒報道,在這場長達4個多小時的聽證會上,以“與互聯網時代脫節”而著稱的國會議員們再度獻上多個“名場面”,提出了諸如應用程序“是否需要接入WiFi”、“如何得知用戶年齡”等缺乏實際意義,只為“潑臟水”而服務的離譜問題。不光讓現場的周受資一度無言,將聽證會開成“網絡知識普及大會”,也成為了TikTok用戶群嘲的對象。
“今天整個TikTok上都是卡特(議員)那張大臉……”報道稱,TikTok上滿是吐槽此次聽證會內容的視頻,有視頻在短短3小時就獲得了近40萬的播放量,點贊近4萬,其中傳播最廣泛的一則視頻的播放量已經超過100萬次。源源不斷的批評聲斥責這些議員們對他們正在發難的這款應用根本毫無了解,反倒讓“美國人在世界舞臺前看起來顯得非常愚蠢”。
美國政客對互聯網社會“毫無知情”,更是對年輕一代“漠不關心”,這場本是針對TikTok平臺的聽證會,同樣引發包括推特等用戶的不滿。一位美國網民在其點贊超6萬的視頻中表示,這群議員根本不懂社交媒體,也不在乎TikTok CEO的解釋,而是更在乎美國企業的游說。另一位美國網民則干脆在他點贊數超15萬的視頻中呼吁,“美國年輕人們,我們能不能投票把這群國會老爺們選下去,他們一點都不關心我們,一點都不?!?
聽證會后,TikTok上滿是吐槽、玩梗視頻
盡管這場聽證會打的是“保護美國人的數據隱私和兒童安全”的旗號,但不計其數的TikTok用戶和網友在直播后批評這些國會議員們不僅對TikTok的了解知之甚少,也沒有給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一個公平的發言機會,一邊胡亂給人扣帽子,一邊又“粗暴”“野蠻”地不時打斷對方發言解釋。
光是TikTok這個名字,就有至少三名代表叫錯成一種薄荷糖的名字“Tic-Tac”。報道稱,有幾十個TikTok賬戶直播了這場聽證會,此后許多吐槽視頻迅速走紅。
“今天整個TikTok上都是卡特那張大臉……”其中分享最為廣泛,播放量高達100多萬次的,是一段佐治亞州代表厄爾·巴迪·卡特(Earl Buddy Carter)質問周受資,TikTok是否有通過手機攝像頭追蹤用戶瞳孔活動的內容。
左為周受資,右為卡特
“沒有,TikTok不會使用身體、面部或語音數據來識別用戶。我們收集的唯一的面部數據是當你使用‘太陽鏡’之類的濾鏡時,我們需要知道你的眼睛在哪里?!敝芎芸旆瘩g道。
卡特繼而追問這款應用是如何確定用戶年齡的,暗示這一定是來自生物特征數據。周解釋說,因為“用戶在注冊賬戶時提供了他們的年齡”。
在這則視頻的評論區里,幾乎都是諸如“這個家伙(議員)是怎么獲得這份工作”的無語留言,有TikTok用戶還嘲諷卡特是“嬰兒潮一代”,“看著這些人試圖表達觀點,真是尬死我了?!?
“我看了5分鐘,當他試圖解釋為什么他們需要跟蹤用戶的眼睛來匹配‘太陽鏡’濾鏡時,簡直絕了?!蓖铺鼐W友也笑倒一片。
“Insider”寫道,以“與互聯網時代脫節”著稱的國會議員們,甚至可能都不理解他自己提出的一些技術性問題。
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眾議員理查德·哈德森就搞了個大笑話,他試圖引導周受資給出TikTok在接入網絡時能夠訪問其他聯網設備的回答,以此順理成章地構陷這款軟件在侵害美國人的隱私。
但是他的問題是:TikTok是否可以連上家庭Wi-Fi網絡?
好家伙,直接把周受資都問懵了,“不好意思,我沒明白你的意思……”
這段神級對話也成為了當天TikTok視頻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個,三小時內獲得了超過33萬次的點擊量、2300條評論和3.4萬個贊。
TikTok用戶全蚌埠住了,因為絕大部分應用程序都需要聯網使用,這明明是個常識。
一條點贊高達5.6萬的熱門評論咆哮道:“他都不知道應用程序聯網是怎么運作的嗎?!”、“這太令人尷尬了。我向上帝發誓,我們需要有能力的年輕人來執政?!?
除了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提問,不少用戶還對議員們經常打斷周受資回答問題表示不滿,斥責他們根本沒有給周一個公平的發言機會。
標簽 美國- 責任編輯: 阮佳琪 
-
與華為有“秘密協議”規避制裁?德國電信強烈駁斥
2023-03-24 14:08 德意志 -
美艦再闖中國西沙領海,國防部回應
2023-03-24 12:31 中美關系 -
駐洛杉磯總領館:領區一中國學者在加拿大火災中失蹤
2023-03-24 11:47 -
去泰國男模餐廳會被“噶腰子”?當地華人:有“噶腦子”的…
2023-03-24 11:43 -
-
日本“投桃報李”解除氟化氫限制,韓國將加強兩國供應鏈合作
2023-03-24 10:55 日本產經 -
會晤拜登前,特魯多聲稱對華政策要“三管齊下”
2023-03-24 10:52 -
印度“對等報復”英國
2023-03-24 10:28 印度驚奇 -
與中國競爭?美國要給太平洋島國71億美元換續約
2023-03-24 09:56 -
沙伊同意復交后,又一大突破將至?
2023-03-24 09:54 觀察者頭條 -
貸烏156億美元!IMF首次對交戰國貸款
2023-03-24 07:52 烏克蘭之殤 -
“已經不知道被轉賣了幾次” 中國小伙應聘泰國魚粉廠被騙至緬甸
2023-03-24 07:21 -
俄外交部警告:小心后果不可控
2023-03-23 21:47 俄羅斯之聲 -
沙伊外長通話:同意盡快會面,為重開使領館鋪路
2023-03-23 21:45 -
25個基點,英國央行連續第11次加息
2023-03-23 21:09 不列顛 -
三天出訪,兩份《聲明》,什么信號?
2023-03-23 20:52 中俄關系 -
西班牙首相下周訪華?外交部回應
2023-03-23 19:53 中國外交 -
我使館:中印推動邊境局勢早日轉入常態化管控
2023-03-23 19:38 龍象之間 -
英國威廉王子突訪波烏邊境,還將會見波蘭總統
2023-03-23 19:31 不列顛 -
美軍研究船在英國傾覆,致35人受傷
2023-03-23 18:30 不列顛
相關推薦 -
-
如何看待中國?大多數歐洲受訪者選這個詞... 評論 124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宇宙中最古老恒星遺跡 評論 168第一條去年通車,第二條今日開工,第三條計劃投建 評論 146來了!2023年高考作文題匯總 評論 2192023高考今日開考,1291萬考生奔赴考場 評論 205最新聞 Hot
-
如何看待中國?大多數歐洲受訪者選這個詞...
-
主持人發表涉港臺不當言論,全場響徹“China”
-
沒完了!英國還盯著中企產攝像頭,這次真要拆
-
扎哈羅娃:完全能料到西方反應,他們把一切歸咎于俄羅斯
-
對華出口暴跌,韓國竟甩鍋中國
-
來了!2023年高考作文題匯總
-
俄國防部公布“擊毀豹二視頻”但……
-
多家美媒密集放風:布林肯將在未來幾周內訪華
-
“美國事先知情”
-
布林肯訪沙遭中東媒體“潑冷水”:再見美國,你好中國
-
美對華政策“兩頭挨批”,他叫屈:我們其實很努力
-
他也放風:“期待”有機會與中方同行交談
-
普京聽取匯報,俄方稱水壩遭烏克蘭蓄意破壞
-
親歷第20屆“香會”,600位代表最關心什么?
-
“與中國‘脫鉤’不可行,將付出巨大經濟代價”
-
美媒已經開始害怕了:這樣的AI假信息恐淹沒明年大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