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炯:“大融合”的時代,“亞洲的事情要靠亞洲人民來辦”
【導讀】 11月2日,由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中國論壇參與主辦的首屆“思想亞洲THINK ASIA”智庫論壇在新加坡舉辦。論壇匯聚中、新、印、泰、日、韓等亞洲國家的眾多學者,圍繞亞洲發展、經濟前景、安全形勢、風險管理、創新機制等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以色列分校副校長、中國論壇特約專家龔炯受邀出席并發表講話。
11月11日,龔炯在《南華早報》發表評論文章“An Asia of the Asians, by the Asians, for the Asians”( 一個亞洲人有、亞洲人治和亞洲人享的亞洲)
文章認為,“亞洲人的亞洲”是一個集體愿景,是多樣性的體現,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地區發出呼聲:亞洲的命運,亞洲的和平繁榮和亞洲人的幸福,應由亞洲人民來決定。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龔炯】
是時候讓我們來談一下這個簡單、公正的愿景了,雖然它早該被實現,但現在看來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在1955年由29個新獨立的亞非國家代表出席的萬隆會議上,時任印尼總統蘇加諾發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講,其中一段說到:“亞、非各國領導人可以在自己的國家里匯聚一堂,討論和審議共同關心的話題,這是世界歷史的一個新起點。僅僅在幾十年前,我們各國人民的代表還經常需要前往其他國家甚至其他大陸,才能進行商談?!?
這一聲明標志著一段漫長旅程的開始,延續到今天我們所討論的這一愿景——一個屬于亞洲人民、來自亞洲人民、為了亞洲人民的亞洲。亞洲擁有全世界 60% 的人口,按國內生產總值和購買力平價計算,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經濟體。因此,“亞洲人的亞洲”這個愿景是唯一需要被考慮的,這也是月初在新加坡舉行的“思想亞洲”智庫論壇上所討論的主題。
在2014年第四次亞信峰會(CICA)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亞洲的事情要靠亞洲人民來辦”。當時,西方輿論將其攻擊為中國版的門羅主義。
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四次亞信峰會上發言(圖源:紐約時報)
明年是美國總統門羅于1823年在國會發表演講的100周年,在那篇演講中,他警告歐洲列強不要干涉西半球的事務。很明顯,門羅主義植根于當時世界列強對西半球殖民地領土的爭奪。
以甘蔗、咖啡種植園、奴隸貿易和對北美原住民的種族滅絕為代表的殖民主義,正是蘇加諾組織萬隆會議(反殖民)的主因。在殖民時代,除泰國等極少數國家外,整個亞洲都是殖民化的受害者。將 "亞洲人的亞洲 "這一愿景等同于門羅主義,是對我們決定自己命運的愿望的最大侮辱。
1955年,萬隆會議在印度尼西亞舉行,亞非代表首次在無殖民國參與的前提下召開大型國際會議
(圖源:Vietnam Full Disclosure)
與門羅主義源自單一國家不同,“亞洲人的亞洲”是亞洲人民的集體發聲,她代表著歷史、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政治和社會制度的多樣性。這是一項多邊倡議,不是為一個國家的國家利益服務,而是為所有亞洲國家的共同利益服務。
與門羅主義以單一超級大國崛起為背景不同,“亞洲人的亞洲”之愿景,關注整個地區的崛起,包括中、日、韓的崛起,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崛起,包括海灣國家的崛起,包括中南半島的崛起,以及整個東南亞的崛起。
與門羅主義關于霸權野心和地緣政治議程的本質不同,“亞洲人的亞洲”之愿景,是促進亞洲各國人民的和平、安全和經濟繁榮。我們沒有興趣在其他國家尋求勢力范圍;我們只想與鄰國和平、愉快地相處。
1996 年,塞繆爾·亨廷頓創造了“大分流(Great Divergence)”一詞,后來被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推廣開來,它激發了人們對世界經濟史的大膽新主張,挑戰了歐洲中心論的正統史觀?!按蠓至鳌闭J為,直到1800年,中國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亞洲其他地區,包括莫臥兒印度、德川日本和奧斯曼帝國,都與英國和荷蘭這兩個歐洲最富裕的地區一樣發達。然而,隨著歐洲克服前現代增長的限制,歐洲和亞洲出現了分流,歐洲拔得頭籌,以英國工業革命為高潮,而亞洲則停滯不前,落在后面。
今天,“大分流”正在逆轉為我認為的“大融合”。世界經濟中心正在向亞洲轉移。從中國沿海城市的機器人工廠到沙特阿拉伯的沙漠油田,從日本和韓國的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到新加坡的醫療中心,從歐亞腹地的溫帶草原到泰國和菲律賓的水稻田,亞洲回來了?,F在,是時候開始“思想亞洲”了。
核譯:中國論壇韓樺、許馨勻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嘯云 
-
美司法部任命戰爭罪專家擔任特別檢察官,調查特朗普
2022-11-20 08:58 美國政治 -
美國新增感染病例21968例、死亡196例
2022-11-20 07:52 美國一夢 -
中方代表:中美氣候談判很有建設性
2022-11-20 07:50 觀察者頭條 -
克里米亞大橋公路橋恢復通車
2022-11-20 07:35 俄羅斯之聲 -
古巴國家主席抵達俄羅斯進行訪問
2022-11-20 07:32 拉美左翼 -
俄羅斯催美國任命新駐俄大使
2022-11-20 07:29 俄羅斯之聲 -
波蘭議員要求烏方道歉賠償
2022-11-19 22:28 烏克蘭之殤 -
一錯再錯!橄欖球世界杯配錯國歌歌名,香港欖總抗議
2022-11-19 22:26 -
“不讓沙特轉向中俄,美國不惜一切代價,哪怕…”
2022-11-19 22:20 美國政治 -
美國把機會讓給中國?“亞太地區不是誰的后花園”
2022-11-19 22:15 觀察者頭條 -
印度高官的“神仙”…牢獄生活↓↓
2022-11-19 19:49 -
習近平同泰國總理巴育舉行會談
2022-11-19 19:45 中國外交 -
日本新型路面有軌電車試車2天后脫軌了
2022-11-19 19:40 -
英議員吹噓英國經濟增長,被主持人當場打臉
2022-11-19 18:39 -
約翰遜在亞洲參會還抹黑中國,主辦方彭博社創始人道歉
2022-11-19 18:36 不列顛 -
習近平同泰國總理巴育舉行會談
2022-11-19 17:04 中國外交 -
荷蘭外貿大臣:對華政策不會照抄美國,我們有自己判斷
2022-11-19 15:48 -
美國流感季提前到來,超半數州處于高風險狀態
2022-11-19 14:52 美國一夢 -
2022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摘要)
2022-11-19 14:44 APEC -
剛分完國會,美國兩黨就開始布局!這盤棋怎么下?
2022-11-19 14:26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古特雷斯稱加沙成為“兒童墓地”,以色列不滿:可恥 評論 236他倆通話討論戰術性?;?,堅稱全面?;鸩缓线m 評論 104財政部通報8起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 評論 156奧巴馬再次就巴以沖突表態:這些事情是無法忍受的 評論 327以軍:已全面包圍加沙城 評論 316最新聞 Hot
-
她挑唆:若受中國經濟脅迫,美國非常樂意幫忙
-
耶倫表態:經濟不是零和博弈,美國有辦法同中國既競爭又合作
-
布林肯:有進展;CNN:沒成果
-
邊喊暫停邊軍售? “美國計劃向以色列移交3.2億美元精確制導武器”
-
“只看科研KPI,愛因斯坦遠不算世界上最好的物理學家”
-
“我們落后亞洲20年,中國占全球產量近8成,得抓緊??!”
-
布林肯剛說完“不可接受”,伊拉克民兵用彈道導彈襲擊美軍
-
法防長:黎巴嫩不需要戰爭,我們馬上提供數十輛裝甲車
-
美國務院內部文件:拜登應公開批評以色列,不然...
-
烏軍總司令助手帶著生日禮物“西方手雷”回家,兒子扭動拉環....
-
烏官員“瘋狂偷竊”,就像沒有明天?烏外長回應
-
他倆通話討論戰術性?;?,堅稱全面?;鸩缓线m
-
“俄羅斯最終無遺憾地告別”
-
古特雷斯稱加沙成為“兒童墓地”,以色列不滿:可恥
-
美國展商:中國市場環境穩定、風險低,有很多合作機會
-
加沙死亡人數破萬,“這場悲劇是集體道德失敗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