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有學生去了“死亡音樂節”,裝死5小時才活下來
以色列勝利太多次了,有些傲慢了,同時也過分相信他們的技術和情報力量,但是這些其實都沒有提供及時的預警,以色列就松懈了。[全文]
-
“大融合”的時代,“亞洲的事情要靠亞洲人民來辦”
世界經濟中心正在向亞洲轉移。從中國沿海城市的機器人工廠到沙特阿拉伯的沙漠油田,從日本和韓國的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到新加坡的醫療中心,從歐亞腹地的溫帶草原到泰國和菲律賓的水稻田,亞洲回來了。[全文]
-
中國反壟斷,可以理直氣壯提出對內對外的區別
我覺得中國的反壟斷可以理直氣壯地提出對內和對外的區別,畢竟這涉及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比如我們的中車是由南車和北車合并組成的,在海外市場的大背景下,我們當然不希望兩家競爭。[全文]
-
立陶宛的軟肋在哪里?
由此看來,立陶宛新政府上臺以來的種種倒行逆施就一點都不奇怪,它對臺灣的熱情、對所謂人權問題的關注,全都是為了本國利益。蘇瓦烏基走廊問題就是立陶宛對外關系的軟肋,原本跟中國毫無關系的安全問題現在情況就不一樣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