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剛:岸田點名批評中國后,突然發現安排了元首會談……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剛】
11月17日下午,和日本朋友開視頻會議的時候,順便談到了晚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在泰國曼谷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一事。視頻的對面,日方發言者雙眉緊鎖:“岸田國內政治搞不好的話,外交怎么可能出成果?!?
對方這樣說,是因為11月13日岸田在柬埔寨召開的東亞首腦會議(EAS)上,點名批評了中國的海洋及臺灣政策,“在那個節點上,(日本)外交當局應該沒有想到幾天后會去見中國領導人?!?
外交之粗糙,與日本國內政治用人不當、經濟無策一樣,因此岸田很難讓日本民眾信服及支持。
日本外交上的尷尬
在13日的東亞首腦會議上,輪到岸田文雄發言時,他說:“在東海,中國‘侵害’日本主權的活動在繼續并強化著,在南海也從事軍事化及威脅性的活動,這些提升地區緊張的行為依舊在持續著?!?
岸田外交的特點是,自從2021年10月上臺后,談外交必定將中俄放在對立面,不管是否和中國有關,不論在何種場合,均要宣示與中國對立。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后,岸田開始在所有場合點名批評俄羅斯。不過,像此次這般點名批評中國,應該是岸田擔任日本首相一年多時間里的第一次。
而岸田突然點名批評中國,也讓日本媒體大為震驚,一些報紙用較為顯著的標題,報道了岸田外交的最新變化。
筆者與日本政府高級官員談岸田這一舉動時,對方猜測應該是在13日的節點上,日方認為不可能在金邊與中國總理會談,而且已經對在曼谷實現中日領導人會談失去了希望。
“通常在首腦會談前,特別是日本與中國的首腦會談,會很早就有七、八位大臣參加與中國相關部門的部長級會談,之后還會有兩國外務大臣級別的人士對重要問題進行確認,再之后才會進入到首腦會談中。本次東亞首腦會議、G20前,并無相關安排,于是日本政府想當然地認為,不太可能實現兩國首腦會談?!?
這一背景讓日本有些破罐破摔,撕破臉在東亞首腦會議上點名批評中國。但轉眼到了14日,日本比中國提前兩天發表了中日領導人在曼谷會談的消息。
那么,從13日到14日,日本方面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一向喜歡刊登厭華文章、炒作中日對立的《朝日新聞》在11月18日的早報上刊登了采訪首相官邸干部的文章,其中引用了官員的原話:“(點名批評中國)到底到哪個程度,我們事先和美國等國家商量過?!?
筆者也去查了媒體上公開的“首相動靜”:
12日0時58分,岸田乘專機飛往柬埔寨,上午參加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與李克強總理站著說了幾分鐘話;下午是日本與東盟的首腦會議,岸田和老撾總理站著說了幾分鐘話后便與柬埔寨洪森首相進入到了會談中,和美國等國家并未進行溝通。
13日點名批評中國一事,應該是外務官員或首相官邸官員與美國等國溝通、在得到美國的默許后,岸田有計劃地跳出來,不顧一切地在國際舞臺上表現出與中國的對立態度。到14日日本官房長官宣布17日將舉行中日首腦會談時,想得出來岸田外交有多尷尬。
岸田談中國時,喜歡用“該主張的主張”來顯示對中國強硬的一面,但14日以后,能從日本媒體上讀到他談與中國“該合作的合作”,明顯想挽回局面,強調與中國的全面對立政策開始出現轉機。
與中美首腦會談時間長達3小時12分比,日方發布的中日會談時間為45分鐘,在會場采訪的日本經濟新聞記者記錄的時間為36分鐘。日本學者還比較在意會談安排的先后順序,發現日本幾乎排在一眾與中方會談的國家的最后。日本專家由此得出一個結論,日本在中國的存在感已大大下滑。
應對新冠疫情不力,國內政治混亂,岸田將炒作中國威脅當成了外交的重點,希望以此轉移國內視線;而日本國內的支持率越低,也就越需要在中國問題上裝怯作勇,結果讓岸田外交更為尷尬。
失去的民意支持
岸田文雄在2021年10月上臺時,曾有過很高的支持率(45%的支持與20%的不支持),到2022年5月支持率一度升至59%,民眾本來頗為看好這屆內閣。
等安倍在7月的選舉運動中被邪教受害者暗殺,邪教與自民黨高層政治家的關系、邪教直接插手日本國家政治、將大量信奉者捐贈的金錢拿到韓國等消息傳出時,安倍、自民黨與邪教的關系昭然若揭。即便如此,岸田仍主張為安倍舉辦國葬……自舉行國葬的9月以后,岸田內閣的支持率開始一路下滑,不支持的數據超過了支持的一方。
本該引以為鑒,結果岸田在內閣人事上做出了更多有悖民意的舉動:將與邪教關系緊密的山際大志郎任命為經濟再生大臣(后不得不辭職);自己的親信、法務大臣葉梨康弘因舌禍辭職,內閣人事不穩;此時再任命自己的兒子出任首相第一秘書官,給人以任人唯親的感覺,將內閣支持率再往下拉深了幾個點。
資料圖來源:《朝日新聞》2022年11月15日報道
日本國內目前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通貨膨脹。進口原油、小麥的價格在提升,日元匯率反而下調,這讓民眾生活明顯緊迫了起來。
新冠疫情在日本已肆虐了7波,眼看著第8波到來,岸田依舊束手無策,能給的依舊是發現金。對于貧苦的民眾來說,發現金自然能解燃眉之急,但將致使國家財政愈發艱難——日本財政赤字問題本就嚴峻,再發下去,國家破產的可能指日可待。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魏鳳和將出席第9屆東盟防長擴大會并訪問柬埔寨
2022-11-19 08:12 中國外交 -
中企收購晶圓廠一年后,英方竟要求撤銷!我駐英使館回應
2022-11-19 07:53 中國外交 -
王毅會見秘魯外長蘭達
2022-11-19 07:50 中國外交 -
中方:反對國際原子能機構將預算用于美英澳核擴散活動
2022-11-19 07:35 中國外交 -
烏外長稱烏專家已在波蘭導彈墜落現場展開工作
2022-11-19 07:28 -
美司法部任命特別檢察官調查特朗普
2022-11-19 07:27 美國政治 -
美國新增感染46715例、死亡463例
2022-11-19 07:20 美國一夢 -
MH17墜機案宣判,克宮回應
2022-11-18 22:53 馬航客機被擊落 -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美國貿易代表戴琪
2022-11-18 22:45 APEC -
“美國警告北約盟友和澤連斯基,慎談此事”
2022-11-18 22:37 烏克蘭之殤 -
推特總部外,馬斯克被花式“問候”…
2022-11-18 22:03 -
習近平會見智利總統博里奇
2022-11-18 21:23 中國外交 -
習近平會見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馬拉佩
2022-11-18 21:22 中國外交 -
美官員:美國部分可供援烏的武器庫存即將耗盡
2022-11-18 21:12 美國一夢 -
韋伯望遠鏡發現最古老星系,可能形成于大爆炸后3.5億年
2022-11-18 20:06 天文 -
瑞典安全局發布最新調查結果
2022-11-18 19:32 歐洲亂局 -
習近平晤阿德恩:不應讓分歧來定義或影響雙邊關系
2022-11-18 18:12 中國外交 -
馬克龍警告:美英澳核潛艇交易,或挑起與中國的核對抗
2022-11-18 17:48 -
以前停這還用手擋臉,現在直接比“耶”?
2022-11-18 17:42 -
習近平會見文萊蘇丹哈桑納爾
2022-11-18 17:35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這場聽證會引美TikTok網民眾怒:讓美國人顯得好蠢 評論 236沙伊同意復交后,又一大突破將至? 評論 238女子點鏈接泄露位置被前男友殺害,APP經營者也被判刑 評論 255三天出訪,兩份《聲明》,什么信號? 評論 105西班牙首相下周訪華?外交部回應 評論 233最新聞 Hot
-
這場聽證會引美TikTok網民眾怒:讓美國人顯得好蠢
-
歐洲領導人正爭相訪華,“我們不能失去中國”
-
“今早,解放軍軍艦回嗆臺艦喊話”
-
耶倫聲稱:中俄想替換掉美元,但有難度
-
瑞信瑞銀被曝遭美司法部調查:涉嫌幫俄寡頭逃避制裁
-
穆迪警告:銀行危機仍有外溢風險,美政府可能無法遏制動蕩
-
香港5車連環相撞,至少75人受傷
-
一周內第四次,耶倫再改口
-
沙伊同意復交后,又一大突破將至?
-
海底撈回應“孕婦可以插隊”,合理嗎?
-
去泰國男模餐廳會被“噶腰子”?當地華人:有“噶腦子”的…
-
與華為有“秘密協議”規避制裁?德國電信強烈駁斥
-
扎哈羅娃警告德國
-
女子點鏈接泄露位置被前男友殺害,APP經營者也被判刑
-
印度“對等報復”英國
-
會晤拜登前,特魯多聲稱對華政策要“三管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