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美國對自己人尚且如此,何況對他國?
從前期雙方始終是劍拔弩張,水火不容,拒絕妥協。到臨近最后期限前,雙方突然就達成一致,卻也拿不出能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案,反而為下一輪類似的操作埋下伏筆。[全文]
-
印太地區已經選擇了“3號門”
一個堅定追求多向結盟的印太地區對美國外交政策有重大啟示。首先,它表明不管華盛頓如何努力,試圖強迫各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的政策都會失敗。[全文]
-
如何解決美債危機?從打倒軍工復合體開始
要想恢復財政紀律與秩序,從被游說集團主導的丑陋政治中拯救美國乃至全世界,最關鍵的第一步應該是與軍工復合體游說集團決裂。[全文]
-
這是對華盛頓的一個教訓
中東正與美國漸行漸遠。與其絕望地試圖挽留這段關系,華盛頓更應該將美國在中東地位的下降視作機會,美國早就該從中東這個幾乎不涉及其利益的地區撤退了。[全文]
-
美國外交是否已經走進死胡同?
美國能否跟上其他大國的腳步、結束外交失能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內政未來的走向,以及美國選民能否明白:一定程度的妥協在國際協議中不可避免,這不僅意味著美國對其他國家的讓步,有時也是促進美國國家利益的關鍵途徑。[全文]
-
美歐烏的這種策略,恐怕只會打消俄羅斯結束戰爭的意愿
部分美國人、烏克蘭人與歐洲人想更甚一步,對俄領導人進行戰爭罪行審判,沖突結束后維持制裁,甚至促成俄羅斯發生政權更迭與國家崩潰。這種戰略可能會打消莫斯科對結束戰爭的意愿。將俄羅斯變成一個大號的南斯拉夫或朝鮮——除具備更多人口、財富、常規武器與海量核武器外,其本身意味著更大災難。[全文]
-
美國沒有人在認真搞外交,為什么?
美方官員走進會場撂下話:“我們不喜歡你們(中國),我們在道德上鄙視你們,如果有辦法拖你們的后腿,我們一定會付諸實踐。我們肯定會遏制你們的發展。但是,現在有幾件事需要拜托中國,你們愿意幫幫忙嗎?”這就是今天美國開展外交的方式,水平之低劣,令人“嘆為觀止”。[全文]
-
美國想要復制二戰的勝利“君臨天下”,但能解決問題嗎
即便美國復制了一場二戰的勝利,也不能就此解決所有問題。當前問題的真正解決方案是艾森豪威爾所呼吁的“警惕的、知性的公民”。政府對權力的濫用和對士兵的虐待幾乎成為我們時代的“標志”,我們應當構建一個不再對此姑息縱容的政體。[全文]
-
美國政府辜負了滯留蘇丹的美國公民
幾十年以來,美國都將保護身處海外的本國公民視作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拜登政府顯然不希望喀布爾機場爆炸事件重演。但抱著這樣的考慮,他們傳遞出的信息是:美國政府不愿像過去那樣竭盡全力營救美國公民。[全文]
-
美國需要朋友,但沒有國家喜歡聽說教
前財政部長拉里·薩默斯這樣描述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日益孤立:“一位發展中國家人士告訴我,‘我們從中國得到的是一座機場,從美國得到的是一通說教’?!?a href="/WalterRussellMead/2023_04_26_689981.shtml" target="_blank">[全文]
-
為什么美國對外軍事干涉頻遭失???
真正的危險倒不在行動本身,而在更宏觀的層面:為軍事行動設置了貪多求全、脫離現實的目標。這堪比在用美國人的鮮血與財富進行賭博。[全文]
-
“與其減少對華貿易,不如減少美元貿易”
凍結俄羅斯外匯儲備、制裁俄羅斯寡頭資產等行為,在西方贏得了滿堂喝彩,卻令其他國家不寒而栗——他們意識到,以美元持有資產是有風險的。[全文]
-
真“泄密”還是又一場“絞肉行動”?
在美國國防情報局60余年的歷史中,間諜案和泄密不算罕見,但如此無厘頭的泄密實屬罕見——百余份機密文件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流傳近一個月,直到親俄軍事自媒體發現并轉發后,美方才啟動相關調查機制,并罕見地公開承認泄密。[全文]
-
兩黨援烏共識破裂,俄烏沖突將如何左右美國大選?
戰爭初期,兩黨對烏克蘭的支持是驚人的。但到了2022年11月,隨著選舉季的到來,分歧越來越大。在認同“MAGA”的共和黨人中,僅有36%支持對烏援助。無論誰成為共和黨候選人,為了在大選中贏得更多支持,都更有可能站在批評烏方的角度,而非相反。[全文]
-
“金主”如何操縱民主?索羅斯的“矩陣”就是典型例子
它可能資助你這個機構,比如一個電臺、一個平臺、一場活動、一個講座、一筆留學資金、一個沙龍,他們是一整套的做法、打法,這是我們要認真研究的。人家是在打仗,他非常清楚戰場在哪里,敵人在哪里,目標在哪里,盟友在哪里,誰是要爭取的,誰是主要對象,誰是要被消滅的。[全文]
-
136年徒刑?一場所謂的“政治追殺”暴露了誰的底色
司法追殺,一旦開了一個先例,也許以后就會成為一個慣例。如果在美國這樣一個自詡成熟發達的民主國家,如果繼任者是另一個黨派,前任領導所有的行為就要在司法上被清算一遍,毫無疑問對美國的真正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全文]
-
臺海速戰速決?美國該放下這個執念了
在美國歷史上能稱得上速戰速決的戰爭是少之又少的。這其中大多數都發生在美國與一些二流國家之間。在另一方面,一些表面上看起來速戰速決的戰例其實是人們的幻覺。[全文]
-
四年總統牢里辦公?特朗普要如何自救“放大招”
理論上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即使“懂王”贏得了選舉,但是他的控罪成立要被關四年,正好和一個總統任期一致。在宣誓就職之后他就失去了在辦公室里做總統的機會,是不是要在牢里辦公?所以這個價值“四年”的罪名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全文]
-
特朗普被起訴,前途未卜的是他還是美國?
隨著立法、行政分支“武器化”,司法分支也沉沒在質疑聲浪之中,其在社會力量動態平衡中的調節作用逐漸消失。如果特朗普在面臨指控或定罪的情況下贏得總統職位,美國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公信力和運行效力將遭受嚴重損害。[全文]
-
一眾盟友山呼“盟主”,美國還好意思嗎?
這不僅是Tiktok的生死之戰,也是美國民主的品質之戰。如果Tiktok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封殺或強制出售,美國民主峰會擺再大的譜,發再多的宣言,也挽不回美國民主異化的全球觀感和政治后果。[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他倒打一耙,叫囂中國“侵略”美國
-
“沒有慶?!?,拜登悄悄地簽署債務法案
-
拜登首次在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講話,吹噓“避免了經濟危機”
-
期望修復雙邊關系,布林肯將訪問沙特
-
核武條約再起風波,美國將吊銷俄核查員簽證
-
美參議院通過債務上限協議,卻被批為“送給中國的大禮”
-
拜登又摔倒,特朗普嘲諷:學學我
-
昔日副手正式變對手?
-
美眾議院通過債務上限協議,票數倒掛被批“笑話”
-
有錄音!特朗普“知法犯法”?
-
美共和黨議員公開反對債務上限協議:是對民眾的侮辱
-
“開戰!”特朗普盟友在內訌中被彈劾,事還沒完…
-
5天來首次直接對話后,麥卡錫搶先宣布“阻止民主黨人…”
-
談判依舊無果,耶倫宣布“美債違約日”延至6月5日
· 轉機? -
債務上限還沒談妥,拜登這項政策被眾議院推翻
-
“他已成特朗普的眼中釘”
-
繼舍曼后,又走一個
-
轉機?
-
特朗普黨內最大對手正式宣布參加2024大選
-
他將宣布參選,馬斯克支持?
-
-
· 美國政治 ·
20多年后,自由民主主義在福山的眼中也終結成為一張廢紙。曾經高捧民主與市場的美國政治家福山,如今卻在細剖美國政治制度諸多流弊,感嘆改革無望、“死路一條”。由希望到失望,由確信到質疑,政治家、學者的“叛變”,美國國內矛盾的燃燒,“夢想”中的美國政治制度魔力還能令多少人著迷?
-
“納米諾諾,我不知道”
-
“美國的選舉是全世界的笑柄”
-
這兩段小插曲,被美媒選擇性忽視
-
“我從未見過如此夸張的民調結果!”
-
何不食肉糜?美國能源部長:油價高就去買電動車
-
特朗普聲稱要起訴CNN:它說我“騙子”和“謊言”約7700次
-
拜登差點又“摔了”
-
三名共和黨人“倒戈”,美國迎來首位非洲裔女性大法官
-
被傳在澤連斯基演講時沒鼓掌,美國議員遭政客輪番抨擊
-
特朗普不滿媒體對鮑威爾報道太正面:希望我將來也能獲此待遇
-
整天被特朗普惡毒攻擊作何感受?哈里斯放聲大笑
· 特朗普發起猛攻 -
特朗普:如果他們不行,我來
-
“普京應該不希望我連任,雖然我感覺他挺喜歡我”
-
如今專職為特朗普辯護的她,曾…
-
美國政客叫囂“中國病毒”,林書豪怒懟后捐款百萬
-
拜登競選集會當眾“賣萌”,一口咬住妻子手指
-
因向特朗普車隊豎中指被炒 如今總統高爾夫球場歸她管了
-
白宮發言人辭職后,他倆"毛遂自薦"
-
權游原作者公開挺拜登:這兩個太像
-
特朗普:假如我去競選以色列總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