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加速美國”不靈了,現在需要用這18招“放慢中國”
現實情況是,除非美國采取有效行動,在中國創新和生產體系的“齒輪上撒沙子”,否則即使是最有效的國內政策行動,也不足以避免美國在先進行業中的競爭地位受損——時間站在中國一邊。[全文]
-
喊話李佳琦的醫生,可能道出了中美經濟的本質不同
在國際競爭中,技術壁壘當然重要,但由于美國的制裁屢上新聞,技術壁壘或簡單說“卡脖子”的作用被過分夸大,我在此更愿意強調場景壁壘的重要性。[全文]
-
美國無力阻止中國崛起,也不應該嘗試
美國打壓中國科技發展的決定有點類似老生常談的愚蠢舉動:在馬跑空后才關上馬廄?,F代中國已經多次證明,其科技進步的步伐是不可阻止的。[全文]
-
世界進入“大爭之世”,中國有穩到最后的底氣
隨著實力下降,西方的心態也變了,它覺得不安全了、不自信了。不自信的一個表現,就是什么問題都跟安全掛鉤。美國在這方面是典型,一個小小的華為把它嚇得夠嗆,以舉國之力打壓人家華為。[全文]
-
菲律賓作死?小馬科斯就賭自己會笑到最后
小馬科斯在美菲軍事合作方面對中國的所有保證,都是廢言,口頭保證一文不值,若中方口頭保證,一旦發生臺海沖突不會影響菲律賓,小馬會信嗎?菲國一邊口頭保證,一邊將最敏感的地區軍事化,心口不一來自美國祖傳,利益相關的各方都別再心存幻想。[全文]
-
中美之間需要一場安靜的戰略性對話
坦白說,中國是一個有著5000年歷史、文明綿延不絕的國家,而美國是過去200年來現代化最成功的國家。雙方都必須承認對方的偉大,都不應該想象對方會崩潰。[全文]
-
雷蒙多沒有談成什么,但帶回去了很多
一方面宣稱要溝通,另一方面又宣稱不期望有突破,誰都清楚對方的戰略目標和決心,也都明白簡單的溝通不可能使得對方改變方向。言辭不能改變心態的時候,只有行動才能。[全文]
-
雷蒙多首次訪華,中美談得怎么樣?
雷蒙多這次訪華跟中方進行了比較充分和實質性的溝通和交流,雙方對彼此的政策、立場和訴求都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同時也達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識和具體的成果,例如建立溝通機制,推進人文交流、旅游等等。[全文]
-
雷蒙多訪華時,不妨認真思考這兩個新現實
發展中國家希望在重大國際議題,尤其是關于全球規則、未來多邊合作框架的形式等問題上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他們正朝這些目標邁出實際的步伐。[全文]
-
拜登政府積極推動與中國高層交流,目的是什么?
這些高調與其說是尋求與中國的妥協,不如說是在安撫美國的盟友和伙伴,畢竟他們中的大多數、尤其是歐洲主要國家都明確反對美國與中國搞對抗,不愿意(也不能)與中國脫鉤。[全文]
-
西方,正視現實吧!
“它們做出的這個議題,它們自己是不執行的,而是把它作為一個門檻來限制你?!?a href="/ZhangWeiWei/2023_08_27_706495.shtml" target="_blank">[全文]
-
“中國能夠輕松切斷供應,我們該怎么辦?”
西方決策者最終需要直面兩個相互矛盾的戰略重心,并做出抉擇:究竟是選擇與中國“脫鉤”來實現其國家安全目標,還是與中國合作來實現其氣候與經濟領域的目標?[全文]
-
世界應該懼怕中國嗎?
此前,有一位美國空軍將領說中國將在2025年入侵臺灣,稱這是他的“直覺”。這太荒謬了,每個人都有直覺,但不應該把它寫在給幾千名下屬的備忘錄里。五角大樓公開斥責了這位將軍。[全文]
-
妖魔化競爭對手是個巨大錯誤,意味著你的頭腦并不清楚
在中美關系冰點時刻,約瑟夫·奈接受觀察者網專訪,談及俄烏沖突,中美關系,拜登對臺軍售……[全文]
-
中國造艦能力是美國200倍,就這美國還幻想開戰……
二戰時期,日本與美國造船能力的差距“僅僅”是十到二十倍,且有利于美國。如果有人認為,就算造艦能力處于劣勢,美國依然愿意與中國開戰,并能憑借贏得過去的工業戰爭所用的戰術與工具來戰勝中國,那他根本沒有意識到今天的世界已經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全文]
-
誰會成為下一位基辛格?
美國青年將不可避免地取代目前在美國國務院任職的這一代美國外交官。希望他們成為擁護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力量。他們也可以向包括亨利·基辛格在內的前輩們學習。但是,誰會成為下一個亨利·基辛格式的人物?讓我們拭目以待,至少現在似乎還沒有合適的人能替代他。[全文]
-
氣候問題談判,美國到底誰說了算?
美國總統拜登?氣候問題特使克里?美國國內的老牌資本集團?新能源產業集團?還是已經宣布參選的前任總統特朗普?[全文]
-
30余名國際學者激辯:全球權力如何再分配?
我認為“極性”這個概念有誤導性。不同國家的友善程度、經濟發展和軍事實力都各不相同。當美國在阿富汗進行了長達20年的軍事占領,卻被一個大概排名全球第195位的實體(塔利班)徹底擊敗和羞辱后,現在可能是時候考慮摒棄“極性”概念了。[全文]
-
“最好不要當裝睡的人,這句話我送給美國,還有臺灣”
我不認為中美的經濟關系真的就那么堅不可摧。不僅美國人可能主動去摧毀中美之間的經濟基礎,中國人也不會永遠接受“美元換商品”的模式,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已經越來越無利可圖。[全文]
-
耶倫訪華飯局成了大新聞,美國政客一次次來圖點啥?
會談到最后,新聞焦點變成了她下飛機看到的彩虹,沒有地毯的長時間握手,第一頓飯吃了什么,然后又和一群什么樣的人吃了一頓飯,吃飯時他還煞有介事地發布了一個講話,還發布了精心裁剪的照片。然而耶倫作為美國財政部長,她的主業是什么?[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美國想組團抗中,印度和越南沒興趣”
-
應美方邀請,中美舉行亞太事務磋商
-
與中國競爭?CIA撈情報有了AI新工具…
-
謝鋒:美方什么時候解決中國公民赴美“簽證難”“入境難”問題?
-
美商務部將部分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我商務部回應
-
王毅會見美國前財長鮑爾森:望為中美關系轉圜繼續發揮作用
-
韓正會見美國前財長保爾森
-
外交部回應:中美兩軍對話面臨困難的原因,美方是清楚的
-
“正討論建立對華熱線”
-
美方以涉伊為由制裁中國實體和個人,商務部回應
-
她放風:將“非常慎重”平衡美中貿易關系,年內完成301關稅審核
-
“AI使目前形勢變得更加復雜,中美必須開展對話”
-
“無法將中國排除在外,非常樂意合作”
-
中美雙方商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
-
中企將在美建電池廠,他又想攪黃
-
華為推出新手機是為了給她難堪?中方回應
-
拜登聯大講話談中國:不想脫鉤,不想有沖突
-
馬朝旭會見美國代理常務副國務卿紐蘭
-
韓正會見克里:中國始終是堅定行動者
-
“中方提起上訴”
-
-
· 中美關系 ·
100多年前,太平洋西岸是衰老的帝國,東岸是新興的世界大國;如今,西岸是新興經濟體的最突出代表,東岸卻顯出衰退的跡象。100年前,太平洋上沒有中國的聲音;如今,無數的聲音卻在說:“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弊鳛槭澜缜皟纱蠼洕w,同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沒有之一。遺憾的是,盡管維護、發展中美關系至關重要,大洋彼岸卻總會傳來不和諧的聲音,做出不恰當的舉動。
-
中美新一輪戰略溝通:議題廣泛實質,討論超12個小時
-
在華美企對未來5年樂觀比例最低?外交部回應
-
“中國整類列管后,未收到其他國家查獲來自中國的芬太尼物質通報”
-
王毅同沙利文舉行多輪會晤
-
外交部:中方決定對兩家美國軍工企業實施制裁
-
上海市長龔正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
-
商務部:美方限制對華出口芯片相關措施,割裂全球半導體市場
-
美首次提供臺8000萬美元軍事融資貸款,國臺辦回應
-
對美加征關稅商品,第十二次排除延期清單公布
-
吳海龍:放松對中國各種限制,美國的日子一定比現在好過
-
外交部:李強總理與拜登進行了簡短交流
-
中美省州經貿合作研討會在廈門舉行
-
“中方已向美方嚴正交涉”
-
美方調查華為手機芯片,外交部回應
-
美方認定中國從事所謂“非法捕撈”,我外交部駁斥
-
“君有咖啡我有茶,文明差異不應成為沖突根源”
-
“中方將對等反制”
-
國防部:中美兩軍交往并非處于中斷狀態,但對話不能沒有底線
-
習近平復信史迪威將軍后人
-
美商務部長稱持樂觀態度離開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