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想否定英國干預黎智英案的合法性,不能只打口水仗
如今的中國政府會在英國什么首相的什么聲明或壓力下屈服嗎?晚清已經結束100多年了。如果這些國際律師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或觸犯《反外國制裁法》,是可以依法立案追懲或由中國外交部門宣布制裁措施的。[全文]
-
重新出發,香港如何發揮橋梁作用?
香港的未來取決于民族復興的結構性進展和中國走向世界的穩定性成效。香港必須將自身命運和發展牢固錨定在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上,才能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效能及用好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各種政策優惠。[全文]
-
讓憲法真正回到中國的歷史和大地中
憲法首先是民族的,還是政治的,其規范性無法完全排斥民族性與政治性。八二憲法就不是完全規范的憲法,而是在規范文本中厚植民族性和政治性,是有血有肉的有機統一體。[全文]
-
中美互動規則出現關鍵性變化
對中國而言,兩岸完全統一不能單純寄希望于臺灣人民,更不可能寄希望于美國人民,而必須寄希望于兩岸中國人整體。[全文]
-
兩岸統一進程,一定是“文武并用”
很多網友“重武輕文”,其實它一方面表現了一種長期積累起來的愛國主義的道德及熱情,我相信其中有真誠的成分,但是廣大網友也要非常清楚地看到,這一場民族復興的決定性的斗爭,實際上同時又是世界體系重新定義的斗爭。[全文]
-
審判黃之鋒的安排,有特殊考量
香港國安法不用時時事事去順應香港的普通法,恰恰是香港的普通法要根據香港國安法的明確規定跟法律原則來調適自己。[全文]
-
烏克蘭戰爭如果再“升級”,會是什么結局?
由于美國缺乏必要的戰略節制性和對自身力量限度的清醒認知,烏克蘭戰爭正逐步陷入一種“醉漢戰爭”,美國被勝利的美酒提前灌醉并添油式地不斷卷入,而俄羅斯最低限度需要確保不戰敗,因此雙方必然訴諸越來越激烈的軍事手段和戰場烈度。[全文]
-
在臺灣問題上,美國“一虛一實”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經過佩洛西事件,我們會發現,美國確實在某種意義上實現了一種突破:一方面聲稱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另一方面踐踏一個中國的實質內涵。清醒的兩岸中國人都應該看清誰是朋友、誰是敵人,秉著對民族復興負責的精神,在更高的高度看待兩岸統一問題的破局和未來。[全文]
-
三種史觀“打架”,香港青年怎么“補課”
在三種歷史觀要素中,存在殖民史觀和本土史觀相互勾連并夾擊愛國愛港史觀的長期趨勢,香港青年由“殖民臣民”被誤導轉向一種“世界公民”的定位,缺乏獲得國民教育的機會,缺乏成長為“國家公民”的本地文化與教育基礎。[全文]
-
美國霸權“毒癮”纏身,更激烈的戰略競爭來了
布林肯演講表面“柔化”,實質“剛化”,為美國的新全球主義“霸權保衛戰”提供指導思想和行動路線。讓美國回歸正常國家并尊重和踐行主權平等的國際法秩序,就像戒毒一樣困難。[全文]
-
你的印太,我的亞太:中美地緣政治斗爭的無解漩渦?
也許拜登、布林肯等應該認真讀一讀孟德斯鳩的《羅馬盛衰原因論》,而不只是停留于《聯邦黨人文集》的建國神話與規范自滿之中。[全文]
-
香港抗疫是“愛國者治港”的關鍵測試
香港抗疫過程中出現的指揮不一、責任推諉、執行力不足等現象,反映出特區政府在管治理念上缺乏“為人民服務”的積極作為,缺乏“愛國者治港”的情懷和責任感,仍然存在“打一份工”的消極公務倫理和精致管理與推卸責任的公務陋習,甚至存在對“動態清零”抗疫路線的軟抵抗。[全文]
-
俄烏沖突下,福山又來預言了
這是福山信仰的底牌,是福山對美國的“效忠宣言”,也是福山哲學思想回旋退步的標志。福山懷疑俄羅斯,但也暴露出思想的封閉性,其30余年來豐富的經驗比較、學術反思以及驚人的公共寫作產量,最終并未帶來任何結構意義上的思想進步。[全文]
-
香港防疫,還有人想學西方“與病毒共存”?
香港在維護全體市民健康安全以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上不存在特殊性、或者必須與西方一致的理由,需要決斷而行,與國家共進退,實現港式“動態清零”,為西方世界做出示范,即一個資本主義社會是如何超越西方一般標準而實現動態清零的。[全文]
-
歷史走到這一步了,中國開始“平視”世界
中國之“平視”,不是新霸權的確立,而是新世界的發現和耕耘。與“美國治下的和平”及其霸權亂序相比,這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世界恰似一個巨大的“歷史荒原”,有待各方的合意與耕耘。[全文]
-
新選制、新立法會與香港民主的自主性發展
部分美西方國家在此次選舉期間,抹黑新選舉制度、慫恿擾亂選舉秩序、詆毀選舉結果,是一種注定徒勞無功的“民主霸權”哀嚎和持續干預的圖謀,不能得逞。[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