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烏克蘭危機,中國正在發揮這三重作用
關注俄烏危機的人一定記得,即使在沖突開始之后,莫斯科和基輔也曾經坐下來謀求以和談方式解決危機,但因為參與方受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和談未能繼續下去。而此次峰會,中國發揮的第一重作用,就是再次為和平進程注入動力。[全文]
-
飽經滄桑的中東,容不下美國的“植入式民主”
擁有獨立文化和政治發展進程的中東地區,被歐美的殖民擴張和西方現代化一輪輪中斷和干擾。美國在伊拉克推出的“大中東計劃”忽視了中東問題非常復雜而深刻的歷史經緯,不僅沒能復刻戰后的日德的奇跡,而是選擇了一個錯誤的地點,對一個錯誤的實驗對象進行了一場錯誤的實驗。[全文]
-
伊拉克戰爭20年,傲慢霸權如何從“神壇”跌落
歷史老人用他獨特的幽默和智慧給美國挖了一個坑,當然,這個坑是美國自己挖出來的,讓美國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冷戰結束帶來的紅利,在國內和國際兩個方向消磨完畢。[全文]
-
中國在中東地區“主持公道”:公平,公平,還是公平!
中方一直反復表態——中東是中東人的中東,中國在中東沒有任何的私利,中國只是踐行自己的外交策略,幫助解決中東地區的問題。如果說,歐美國家現代化的模式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支配和掠奪,那么中國的崛起模式就是貼在天安門城樓的那句話——“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全文]
-
極限拉扯,中美關系進入深度戰略調整
鵝城的希望從來不是因為來了縣長,美利堅的“一切如?!笨堪莸且彩遣恍械?。拜登來了,特朗普的荒腔走板并沒有被民主黨逐一“修正”,相反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越來越“不講武德”,陷入“紅色恐懼”與“加害者躁郁癥”雙重陰影雜糅的美國。[全文]
-
“霸權的凝視”,已成網絡技術革命的麻煩制造者
霸權國此類舉措所追求的目標,本質就是試圖將全球網絡空間轉化成為西方學者??鹿P下的“全景監獄”,霸權國的特定部門與個體成為這種數字化的全景監獄的“典獄長和獄卒”,盡情使用近似絕對的權力,監控其希望監控的任何行為體,無人可以幸免。[全文]
-
這沖天的滾滾黑煙,西方主流媒體愣是看不見
自2月3日事故發生后,當地就開始進行搶救;2月5日下午,當地居民就收到了緊急撤離指令,離開這一地區;2月13日,當地政府向撤離的居民發出了通告,稱現在“可控性釋放”已經結束,可以安全返回家園。然而,當地民眾發現:“現場這個煙,看起來好像不太對啊……”[全文]
-
為何今天的美國有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我找到了一個有趣的指標
打《魔獸》的都知道血量不說明所有問題,但如果沒有血量,就是個大問題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的GDP總量最終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體系當中排名第一的國家是困擾現在所有西方,尤其是美國戰略決策精英的一個噩夢。[全文]
-
一只狂飆的“流浪氣球”,為何讓美國如此心虛?
美國的心理可稱為“徐江效應”,之所以對這只意外飄來的“流浪氣球”反應過激、歇斯底里,本質上是出于以己度人的心虛——滿世界耀武揚威、惹是生非,因此特別怕遭報復。同時又要維持“霸主”人設,只能自己欺負別人,在此意義上美國就像高啟盛,非常脆弱,一碰就爆,一爆就昏招迭出。[全文]
-
好電影是“國家臉面”,更需要有好的“生態環境”
“電影是一個國家的臉面”,也就是說,電影能夠以最直觀的方式反映國家綜合能力的整體性發展?!读骼说厍?》印證了這句名言。既然如此,我們希望電影的價值與使用價值達成均衡,希望電影行業能形成這樣一種生態:市場會回饋既叫好又叫座的電影,而不是僅僅回饋帶來最大利潤的電影。[全文]
-
讀懂臺灣問題的歷史,你會發現情況正在發生重要變化
中美關系中的臺灣問題最近正處于一個比較重要的進行調整和變化的階段。很快各方,尤其是中美雙方在臺灣問題上可能會有一種比較復雜而微妙的非對稱博弈??v觀臺灣問題發展沿革的歷程,最關鍵的首先是實力,其次是節奏,最后是意志和準備。[全文]
-
躺在美國懷里的日本,心中謀劃的美夢是什么?
只要中國實力強大,“該出手時就出手”,日本自然就知道該怎么做了。我們不用擔心日本不愿放下身段,日本的底線之靈活、身段之柔韌遠遠超乎中國的想象——畢竟他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全文]
-
“這是美國的恥辱時刻”
從1932年以來,眾議院議長的選舉在美國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個程序性選舉,結果美國的新議長成為了100年來第一個翻車的人——選舉他的投票足足拖了4天,投了15輪。中間還出現了戲劇性的場面,甚至差點爆發沖突。[全文]
-
怎么對待一個不講究吃相的美國,是中國的新命題和考驗
對中國,無論是2022年,又或者是哪一年,都不輕松。以今天的中國來說,應對新冠疫情,應對美西方的干擾、阻礙乃至破壞,以及為自己和世界找有效的發展方向與發展模式,是三項艱巨的任務。[全文]
-
疫情面對新輿情,如何建立“新共識”?
2020年初,我們對于防控是有共識的,到了2022年,我們需要有新的共識。當病毒已經發生了新的屬性變化,為了實現“適度防控”這個目標,國家、企業、社會和個人都需要盡到各自的責任。如果一方要追求絕對的自由,然后把責任外包給其他人,這是不現實的。[全文]
-
中美首腦會晤,讓世界感到一種“有限的樂觀”
拜登的座位,一邊坐著布林肯,另一邊坐著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財經團隊就宏觀經濟政策和經貿問題開展對話協調可以看作是這次中美首腦對話中的重大進展。美方的紀要中將后續的工作組級別談判一筆帶過,體現出本屆美國政府政治精算的操作,也不免讓人對美國的責任感到擔心。[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