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龍這次頂得住嗎?
最后馬克龍可能會做出讓步,改革幅度大大減小。其實目前的法案已經是做了妥協的結果。馬克龍的競選主張就是65歲退休,為了獲得國會共和黨的支持,這次改成了64歲。[全文]
-
歐美為何早早選擇“與病毒共存”?
美國政治學者福山試圖把責任推到特朗普一人身上,不承認是制度的問題??墒翘乩势丈吓_就是這個制度的產物,怎么會和制度無關呢?更何況,歐洲沒有特朗普,死亡不也是非常慘重?[全文]
-
在法國得了新冠,典型輕癥但兩個多月都沒緩過來……
相對而言,應該說我屬于典型的輕癥。但真正的問題是康復,我能夠恢復到感染之前那種生活狀態,竟然用了兩個多月。稍微一動就非常的累,而且總是覺得餓,有的時候睡覺都被餓醒。既不能看書,也不能寫東西。有一次給國內講課,一個小時的發言居然堅持不下來,還申請休息了幾分鐘。[全文]
-
統一臺灣,聊一聊代價最小、利益最大的條件
除了三個已經實現的條件外,還有一個條件仍然還需要繼續等待。即兩岸統一的主要障礙美國的變化。目前看,比較近的因素是2024年大選。[全文]
-
美國對華崛起束手無策,給拜登一個“上上策”
可以說,無論是從日本和蘇聯的歷史經驗、核時代、中美各自現狀,美國都已經不可能遏制中國的崛起了。更何況,美國真要和中國攤牌,必然兩敗俱傷。日本、德國、俄羅斯以及歐盟都是最大受益者。[全文]
-
法國大選,普京贏了?
2022年法國大選似乎是五年前的翻版,兩個老對手馬克龍和勒龐女士再度雙雙進入第二輪。但是和五年前相比,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