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報告引發20位學者大討論 林毅夫首發聲:學問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關鍵字: 林毅夫東北林毅夫吉林林毅夫吉林報告林毅夫吉林比較優勢林毅夫吉林藥方【編者按:8月21日,林毅夫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團隊,為吉林轉型升級開出新藥方,發布了30多萬字的《吉林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研究報告》(征求意見稿)。
報告甫一發出,媒體上即就吉林是否要發展輕工業補短板引發一場大討論,批評者措辭嚴厲。除了吉林報告課題組成員回應質疑之外,林毅夫對此一直未做回應。
29日晚,林毅夫曾對觀察者網表示,“參加討論的人很少是真正看了我們報告的?!彼?,“我是不想參與討論的?!?
不過,8月27日,林毅夫的弟子王勇為群主的微信群“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里,20位學者就吉林報告展開一場非常激烈的大討論,期間不同觀點針鋒相對言辭犀利,林毅夫也首次就吉林報告發聲?!?
王勇(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學術副主任 副教授) 楊光|攝
發言人:(按發言順序排名)郭強 (中央黨校 教授)
車嘉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教授)
聶輝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教授)
趙剛(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可再生能源與國際合作計劃辦公室副主任)
付才輝(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 研究員)
王勇(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學術副主任 副教授)
王迎春(上??萍及l展研究中心主任)
楊新英(北京菁英祥資產管理公司總裁)
黃益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教授)
林毅夫(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張中祥(天津大學馬寅初經濟學院院長 卓越教授)
張國華(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院院長)
劉學文(香港科技大學金融系 副教授)
沈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教授)
劉曉蕾(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系主任 教授)
張小茜(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 副教授)
路乾(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助理教授)
徐建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副教授)
李系(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 教授)
何國?。ㄏ愀劭萍即髮W社會科學部、環境學部、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以下為對話內容,藍色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吉林可以分出三個特區,一個給老林,一個給老田,一個給老張,看哪個特區搞得好”
中央黨校教授 郭強:
說一句閑話:學者做企業咨詢的,最不靠譜的就是告訴企業應該生產什么產品;學者做政府咨詢的,最不靠譜的就是告訴政府應該發展什么產業。
學者如果覺得自己有復雜體系的診斷能力,那就掰開了揉碎了告訴付錢請你的人,他們的病癥在哪兒。學者如果覺得自己掌握了規律,那就授之以漁,把你發現的規律掰開了揉碎了告訴付錢請你的人,讓他們自己學會一種方法。
郭強 (中央黨校 教授)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 車嘉華:
吉林可以分出三個特區,一個給老林,一個給老田,一個給老張??凑l有本事用自己的理念推動當地的發展,看哪個特區搞得更好。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聶輝華:
@車嘉華 想法有創意!但東北人民干嗎?不過我確實認為東北必須搞特區,否則無法擺脫現有既得利益集團的束縛。
聶輝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教授)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 車嘉華:
@聶輝華 為啥不呢? 相信三家都可造福,或許殊途同歸。
中央黨校教授 郭強:
五年為期,肯定林老師干的最好,林老師是政治家。
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可再生能源與國際合作計劃辦公室副主任 趙剛:
@付才輝 @王勇 我多次去東北調研,整體來講,產業發展的思路不清晰,或者說方向有誤。長期以來,無論國家還是其他地區的人,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就是東北適合發展重工業和資源型產業,而不適合發展輕紡工業、電子信息產業等。
這次你們的報告,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知,所以有些人就不以為然。如果按照這些人的理解,貴州就根本不可能發展大數據產業,更不可能成功。如果說,現在下結論,貴州大數據產業已經成功,還為時尚早的話,但由于強而有為的政府規劃引導得當,政策配套齊全,形成了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熱土。
這個案例充分說明,吉林發展輕紡業、電子信息產業等,也是沒問題的。關鍵看政府的有力有為和政策設計。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新結構經濟學在欠發達國家或者區域,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輕紡≠低端落后,不切實際的趕超思維害死人”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付才輝:
@趙剛 我也瀏覽了一下目前各方對《吉林報告》爭議的焦點,我覺得主要是集中在“發展的結構論”與“改革的體制論”上,確實如您所言,有些人對東北問題有著根深蒂固的趕超思維和體制厭惡情結,他們不以為然我能理解:如果是從發展的結構論出發的,爭論的焦點是東北要不要再補輕工業短板,我沒有半點猶豫地堅持自己的觀點;
如果是從改革的體制論出發,爭論的焦點是我們沒有以體制改革作為分析的出發點,因此遭到反對,事實也如此,我們報告確實不是從體制論出發,因為我認為體制不是第一位的,是內生的,不論是計劃經濟時代東北的體制還是現階段東北的體制都是內生于其經濟基礎的,要破局還得從產業基礎出發,要改革我堅持漸進式改革,前面舉通化的例子意在說明此事。
我在報告中開門見山地特地引用吉林大學趙儒默教授的一篇文章,與我的觀點一致:東北經濟困境在經濟基礎上緣于“產業缺位”,在上層建筑方面是“體制固化”的束縛所致,“產業缺位”不僅直接造成東北經濟的脆弱,而且也是“體制固化”形成的根本原因。
付才輝(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 研究員)
- 原標題:由《吉林報告》引發的關于方法論的討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吳婭坤
-
如何看待中國?大多數歐洲受訪者選這個詞... 評論 135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宇宙中最古老恒星遺跡 評論 182第一條去年通車,第二條今日開工,第三條計劃投建 評論 148來了!2023年高考作文題匯總 評論 2192023高考今日開考,1291萬考生奔赴考場 評論 206最新聞 Hot
-
如何看待中國?大多數歐洲受訪者選這個詞...
-
主持人發表涉港臺不當言論,全場響徹“China”
-
沒完了!英國還盯著中企產攝像頭,這次真要拆
-
扎哈羅娃:完全能料到西方反應,他們把一切歸咎于俄羅斯
-
對華出口暴跌,韓國竟甩鍋中國
-
來了!2023年高考作文題匯總
-
俄國防部公布“擊毀豹二視頻”但……
-
多家美媒密集放風:布林肯將在未來幾周內訪華
-
“美國事先知情”
-
布林肯訪沙遭中東媒體“潑冷水”:再見美國,你好中國
-
美對華政策“兩頭挨批”,他叫屈:我們其實很努力
-
他也放風:“期待”有機會與中方同行交談
-
普京聽取匯報,俄方稱水壩遭烏克蘭蓄意破壞
-
親歷第20屆“香會”,600位代表最關心什么?
-
“與中國‘脫鉤’不可行,將付出巨大經濟代價”
-
美媒已經開始害怕了:這樣的AI假信息恐淹沒明年大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