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邊:曾經那么強大的蘇聯工業,怎么淪落到如今地步?
【文/九邊】
在我們的印象中,俄羅斯和它的前身蘇聯工業是非常強的,但是俄烏戰爭一打,發現并沒有那么玄乎,幾乎是全方位的落后,現在還得依賴伊朗進口無人機。打開商業部網站,也能發現俄羅斯現在出口什么的,主要是能源糧食什么的初級產品,工業基本沒了。
事實上,曾經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西方的蘇聯工業,基本已經灰飛煙滅。那為啥成現在這樣呢?咱們今天就聊下這個話題。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工業就迎來了一大波劫難。首先要說,蘇聯最大的糧食基地和工業基地都在烏克蘭,所以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本來也沒繼承到全部工業。不過繼承到意義也不大,因為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很快都發生了大規模的去工業化。
蘇聯時期的企業是計劃性質的,并不是為了滿足老百姓的需求,有大規模的錯配,比如老百姓并不需要那么多武器和航天工業,老百姓需要的吃穿住行相關產業卻非常落后。所以蘇聯解體后,市場經濟下,沒法實現自盈利的企業很快就扛不住了,財政又沒錢給他們補,所以倒閉潮席卷所有領域,包括他們的能源企業。
舉個例子,大家可能不知道蘇聯擁有巨大無比的電視生產業務,不過由于缺乏競爭,產品質量一直堪憂,最大的問題就是隨時會爆炸,每年都有幾百人會被電視給炸死??措娨曈猩kU,你們能想象?蘇聯解體后他們的電視產業幾乎瞬間崩了,老百姓都在爭相購買日本貨。
蘇聯商場里的電視機銷售柜臺
再比如始建于沙俄時期的黑海造船廠,我們第一艘航母就是從這里生產的。在蘇聯晚期就基本上靠補貼度日,蘇聯解體后,這個造船廠在接下來的28年里只干了一票稍微大點的訂單,拆了他們自己的廢舊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基本沒有其他業務。
一度想生產民用船,可是設備太老舊,生產出來也不會有人買,想更新設備,又需要太多錢購買設備,正好財政也沒錢,也就一直啥也沒干。同時期韓國的造船業一枝獨秀,后來中國也逆勢崛起,黑海造船廠老舊的設備和技術根本接不到訂單,于是在2018年破產清算了。
蘇聯電視機產業和黑海造船廠,可以看作是蘇聯輕工業和重工業的一個縮影,幾乎所有的工業都是這個造型,低效且盈利能力差。也正是因為大部分工廠沒法實現盈利,解體后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工廠都大規模倒閉。咱們一般說的“寡頭”,主要撕搶的是蘇聯的能源和森林土地資源,工廠什么的意義并不大,很多都當廢鐵賣了。
最后只剩下了少量軍工和能源產業,這兩樣確實都能賣得出去能賺錢,軍工可以賣給俄羅斯自己的軍隊,還可以賣給印度中東,以前蘇聯的戰機和防空系統咱們也需要。不過最近三十年俄羅斯軍工行業幾乎沒有進步,這些年一直在吃蘇聯老底,到如今我們已經不大能看得上蘇聯裝備了。俄烏戰爭之后,俄最大的客戶印度也在調整軍購,今后不從俄羅斯進口那么多軍火了。
能源好理解,這是俄羅斯的傳統優勢領域,自從世界上打出第一口商用油井,俄羅斯的石油工業就占據全球三分之一左右份額。這次任務戰爭之后,能源估計也要受影響,俄羅斯可能沒法直接賣能源了,需要從印度倒手,到時候印度就能賺一個差價,印度賺的,就是俄羅斯賠的。
其他的領域在蘇聯時期本來就不是為了盈利,沒啥效益可言,一旦進入市場運營,根本頂不住西方和我國的競爭,紛紛破產了。不少人包括我自己,也在之前的文章里經常說俄羅斯人不成器,那么大的家底敗光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俄羅斯還真沒啥選擇。其實俄羅斯當時唯一的出路就是走中國的,可是它又沒法走。
中國是怎么做的呢?一開始賣石油,后來利用自己的人力優勢,在我們那幾個傳統港口附近做來料加工,賺到外匯之后,拆掉之前比較落后的產線,換上西方最新的。這是個非常艱苦的過程,相當于賺到錢不消費,直接投入了再生產。
改開剛開始是很苦的,幾乎所有的錢都投入了設備引進。比如1978年10月,鄧公訪問日本,參觀新日鐵,對陪同的新日鐵會長稻山嘉寬和社長齋藤英四郎說“就照這個工廠的樣子幫我們建設一個”。1985年9月15日,經過長達7年多時間的籌建,寶鋼一期建成投產。
當初俄羅斯和中國面臨的問題差不多,內需極差,想發展工業就得搞外貿,后發國家想發展工業,基本只有這一條路,這也是為啥亞洲四小龍都是以港口為中心搞制造。
可是外貿嚴重依賴海運,也就是港口。因為早期轉移過來的工業利潤都比較薄,必須建在港口附近,這樣生產出來的東西可以直接海運拉走。如果陸運的話,運輸成本比商品價格都高,產品根本沒有競爭力,賣不出去很快就倒閉了,甚至根本不會有人投資。對于家底一窮二白的后發國家,這幾乎是唯一出路。
位于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新羅西斯克港
等到產業升級后,會把不太賺錢的產業往港口身后的腹地轉移,那些港口城市開始搞金融和計算機什么的高科技領域。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都是這么過來的,以前搞低端制造業飛起,后來慢慢變成了現代化都市,基本不搞那些落后產能了。
恰好俄羅斯這個問題一直解決不了,因為它沒有不凍港。大家想想,世界上怎么會有客戶能同意你每年只供貨半年?為啥不找個能全年穩定供貨的地方?所以港口問題已經把俄羅斯走中國路線可能性封死了一大半。剩下的問題就是投資問題,中俄剛開始的時候都沒錢。
中國改開之后,最早來中國投資的并不是西方,西方來看過,直搖頭,覺得中國的環境太差。來中國最積極的,是香港那邊的。大家知道,香港以前也是制造業起家,生產一些小商品,比如李嘉誠以前就是做塑料花的。
可是香港那么小,后來越來越擁擠,正好中國開放了,香港的商人希望去大陸弄塊地,生產出來的東西通過香港賣出去,這事的申請打到中央后,領導大筆一揮,蛇口工業區就是這么來的。后來這種情況規模越來越大,再后來臺灣省的人也來了。
直到現在,現在中國大陸很多制造業,自己是沒有客戶的,一般接港臺那邊公司的訂單,生產出來之后,通過港臺轉給客戶,那邊的人繼續做倒爺。
也就是說,香港那邊完全不碰實物了,只管理信息。你可能納悶,我們怎么會這么傻,自己賣不行嗎,非要讓他們賺差價?當然行,可是找客戶也是需要花錢的,賣出去這事本身就比生產難得多。絕大部分公司,包括大家熟知的那些研發型公司,銷售部門的開支比研發大得多,銷售本身就是個非常費錢的操作,很多我們的企業一直依賴香港,依賴到現在。
- 原標題:曾經那么強大的蘇聯工業,怎么淪落到了如今地步?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孫甜甜 
-
清代宮廷比明代更節儉?宮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選秀女就是選妃?其實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漢化”
2022-10-19 08:43 -
為了“去中國化”,日本考古還出過這樣的大烏龍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對女性是福是禍?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歷史劇,就不用忌諱歷史虛無主義?
2022-08-29 08:14 -
從世官世祿到有爵無官——古代爵位制的演變
2022-08-01 17:38 -
【觀網直播間】科舉時代:從世襲制到科舉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這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終于合體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續上新!直擊三星堆考古發掘進程
2022-06-14 13:23 -
98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烏克蘭,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婭再一次被“絞殺”
2022-04-24 10:15 烏克蘭之殤 -
“定遠”沉艦殘骸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今年將繼續
2022-02-13 22:33 考古 -
蘇聯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帥幣”與張作霖:作為旅游資源的歷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觀網直播間:蘇聯為什么由盛轉衰
2022-01-07 17:57 -
“連無助的老兵都要欺負???”日本的歷史虛無主義很“優雅”
2022-01-04 07:51 -
?;韬钊ナ罆r間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發現!江西樟樹國字山大墓或為越國王室貴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國為何總是走向統一
2021-11-01 07:43
相關推薦 -
古特雷斯稱加沙成為“兒童墓地”,以色列不滿:可恥 評論 236他倆通話討論戰術性?;?,堅稱全面?;鸩缓线m 評論 104財政部通報8起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 評論 156奧巴馬再次就巴以沖突表態:這些事情是無法忍受的 評論 327以軍:已全面包圍加沙城 評論 316最新聞 Hot
-
她挑唆:若受中國經濟脅迫,美國非常樂意幫忙
-
耶倫表態:經濟不是零和博弈,美國有辦法同中國既競爭又合作
-
布林肯:有進展;CNN:沒成果
-
邊喊暫停邊軍售? “美國計劃向以色列移交3.2億美元精確制導武器”
-
“只看科研KPI,愛因斯坦遠不算世界上最好的物理學家”
-
“我們落后亞洲20年,中國占全球產量近8成,得抓緊??!”
-
布林肯剛說完“不可接受”,伊拉克民兵用彈道導彈襲擊美軍
-
法防長:黎巴嫩不需要戰爭,我們馬上提供數十輛裝甲車
-
美國務院內部文件:拜登應公開批評以色列,不然...
-
烏軍總司令助手帶著生日禮物“西方手雷”回家,兒子扭動拉環....
-
烏官員“瘋狂偷竊”,就像沒有明天?烏外長回應
-
他倆通話討論戰術性?;?,堅稱全面?;鸩缓线m
-
“俄羅斯最終無遺憾地告別”
-
古特雷斯稱加沙成為“兒童墓地”,以色列不滿:可恥
-
美國展商:中國市場環境穩定、風險低,有很多合作機會
-
加沙死亡人數破萬,“這場悲劇是集體道德失敗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