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俄烏沖突的大背景是全球轉型,中國何不更主動地發揮影響?
俄烏沖突發生在當下全球轉型的復雜背景下,而且全球轉型的未來很可能取決于中國人承擔更大的歷史責任,中國為什么不能在全球轉型的過程中,在俄烏沖突這一場關鍵爭端中更主動、更有意識地發揮我們的影響呢?[全文]
-
俄烏沖突一年多,我們為什么還要關心誰是納粹?
為什么都2023年了,還有很多人在為烏克蘭的納粹問題辯護,或把納粹洗白成“保家衛國”“人民戰爭”,或圍俄救烏把俄羅斯說成納粹。這種做法非常不尊重那些在烏堅守多年的納粹分子,不尊重那些從天南海北來烏組成國際縱隊的新納粹人士……[全文]
-
為打斷中國發展,美國或把日本也變成“亞洲的烏克蘭”
美國戰略界有部分人士想通過“戰斗到最后一個臺灣人”來中斷中國的復興。而在這派“戰爭冒險派”里,我覺得還有一個小派系更具危險性……[全文]
-
普京這頓操作看似迷惑,實則在情理之中
除了對事實上已經停止的兩國核武器核查的一種確認之外,他的這一宣布既不能對美國產生威懾,又無法讓俄羅斯在退出后獲得任何戰略利益,還給本就十分脆弱的國際環境雪上加霜。[全文]
-
戰場復盤:俄烏雙方都有繼續打下去的實力和意愿
就目前形勢來看,烏克蘭戰爭恐將持續下去。消耗俄羅斯、甚至讓俄羅斯投降,符合站在烏克蘭身后的、以美國及北約為首的西方集團的利益。[全文]
-
俄烏沖突的“1916時刻”:“和”去“核”從?
美軍參聯會主席馬克·米利將軍曾在戰事進入冬季時推動其外交解決方案。雖然拜登政府高層并不贊同米利的想法,但據說他們中的一些人(如沙利文)一直在敦促為外交協調留出余地。顯然,拜登團隊仍未在價值觀和利益之間找到平衡支點。而基輔方面在12月底也拒絕了拜登提出的“正義和平”框架。[全文]
-
維基百科,俄羅斯人怒了
俄羅斯維基百科的一位仲裁員在社交網站上發文稱:“在維基百科關閉的那一天,俄羅斯將有成千上萬的學童和學生走上街頭,沒有人知道它會如何結束?!碧孤实卣f,他有些自我意識過剩了。[全文]
-
重壓之下,印度會不會拋棄俄羅斯?
印俄之間長達幾十年的密切伙伴關系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交易關系”,且這種印俄關系在未來幾年內還可能變得越來越淡薄。[全文]
-
當我問“戰敗可能性有多大”,俄羅斯人這樣答……
我的理解是,他們也許是回避這個話題,也許是真的沒想過失敗,且大概率是后者。[全文]
-
普京為何如此看重瓦格納集團?
瓦格納集團畢竟是私軍,在法律上游走于灰色地帶。有意思的是,俄羅斯為何將重要方向交給瓦格納集團?[全文]
-
“現在進行的這場戰爭,不會瓦解世界秩序”
當北京當局發起對臺行動時,俄羅斯將如何表現?這是一個開放式問題。我認為,俄羅斯的反應將和中國對特別軍事行動的反應一樣務實。因為中國目前給予我們的所有政治和外交支持,是用俄羅斯給中國在石油和天然氣上給的優惠,以及給中國公司開辟俄羅斯市場的機會換來的。[全文]
-
進攻?休戰?還是結束?俄烏之間的極限拉扯
俄羅斯明年的戰略是迫使烏克蘭和西方接受在目前的戰線停戰,烏克蘭和西方的戰略是迫使俄羅斯離開所有的公投入俄領土。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烏局勢在未來一年內極有可能走向朝鮮戰爭后期的“僵持模式”。[全文]
-
仗打到這個時候,俄羅斯看清這場沖突中的三個層次了嗎?
目前,對俄羅斯的地位評估出現了根本性分岔。首先,在世界等級制度中的降級是否意味著國家面臨生存威脅?第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是否會導致俄羅斯轉向到另一個“層級”?更確切地說,這個“層級”是高了還是低了?[全文]
-
俄羅斯打“全球第一場多極戰爭”,不僅僅是為自己
俄羅斯正與美國單極主導的世界體系開戰,不僅僅是捍衛俄羅斯作為多極世界其中一極的獨立地位,還包括如中國、印度、伊斯蘭世界、拉美、非洲等其他極的地位。在烏克蘭發生的沖突,是世界上第一場多極戰爭,因為西方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維系與拯救其霸權。[全文]
-
俄烏新一輪戰斗將極其殘酷
“美國將與俄羅斯戰斗到底,直至最后一個烏克蘭人?!边@就是代理人戰爭——通過犧牲烏克蘭,把俄羅斯打成“殘廢”。但我的直覺是,除非美國親自下場,否則俄羅斯最終還是能在代理人戰爭中取勝。[全文]
-
德國精英層的“戀俄情結”
他們明白,普京不會獨自做出決定并付諸行動的。如果沒有俄羅斯精英們的共識,俄羅斯就不可能進攻烏克蘭。然而,德國政治家們仍然經常把“普京”和“俄羅斯”劃清界限,而且不只是出于外交政策的考慮。他們已經習慣這么做了,選民也希望他們這么做。[全文]
-
當“反俄”已無利可圖,還會有多少國家追隨美國?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西方媒體紛紛停止發布“反對俄羅斯的國家”的此類統計數據。由于需要以某種方式解釋支持俄羅斯的國家增加這一現象,西方媒體最近甚至罕見地出現了“反思”現象:他們聲稱,西方國家將不得不承認,西方沒有實力和能力迫使其他國家投票反對莫斯科或加入制裁。[全文]
-
我在俄羅斯,目睹了這不尋常的一年
無論戰爭以何種形式結束,幾乎所有俄羅斯人都認為,本國與西方的關系已經永遠的改變了,世界體系也不會恢復到從前。[全文]
-
現在俄羅斯外交政策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俄羅斯的外交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也不是毫無希望,只是沒有回頭路了?;蛘哒f,理論上有一條投降之路,但即便如此也不會回到2月20日或2013年。這是一條通往國家災難、混亂和無條件喪失主權的道路。如果想避免這種情況,總體方針是向前走。解決烏克蘭問題是俄羅斯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全文]
-
俄羅斯外交政策應集中到這條南北垂直線上
看看中美在這些國家設立的大使館多么宏偉,在那里工作的外交官有多少。中國人把語言學作為一種外交政策工具,他們不說空話。[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中國這么對俄羅斯,我不信”
-
普京:若英國供烏貧鈾彈,俄將被迫做出回應
-
俄外交部:美英法德沒資格
-
俄羅斯禁用SWIFT?
-
習近平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
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發逮捕令,中方回應
-
“我們被騙了,所謂的合作伙伴都不打算和平解決問題”
-
普京首次造訪馬里烏波爾
-
克里米亞“入俄”9周年之際,普京親自駕車訪問塞瓦斯托波爾
-
波蘭之后,又一國跟進
-
梅德韋杰夫:就不該跟他們客氣
-
俄國防部:向蘇-27飛行員頒發“國家獎”
-
俄聯邦安全局羅斯托夫州分局一大樓起火,至少1死
-
“拜登認為當‘戰時總統’有利于連任,北溪事件就是他干的”
-
普京解釋“不友好國家”含義:其實沒反映現實
-
美軍公布現場視頻,俄戰機對無人機傾瀉燃油
-
加外長首提“尋求俄政權更迭”,莫斯科嚴厲回擊
-
普京:二戰后德國被美國“占領”至今,從未獨立
-
“美無人機進入俄方公開劃定區域,這是挑釁”
-
普京談向遠東輸送天然氣:與中國簽署協議后將確定管網路線
-
-
· 俄羅斯之聲 ·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從那以后,國人對俄羅斯的感情復雜起來,如俄羅斯套娃一般層層疊疊:沙俄入侵的舊賬,對北伐的扶助,中東路的教訓,二戰及抗美援朝的并肩作戰,156工程和蘇聯專家的印記,中蘇交惡的齟齬,紅色巨人倒下的惆悵,現在又同受西方的擠壓……如今,我們已幾乎聽不到“達瓦里?!?,曾震撼全球的北極熊則擔心著自己的“列巴”。北方的鄰居,你還好嗎?
-
“又新學什么中文了?”俄石油公司總裁:元,好多元!
-
“俄羅斯人清楚認識到人類分為男性和女性”
-
“甚至比我們中國朋友的還長,有機會要帶他們來看”
-
《原子之心》這段蘇聯動畫,丑化非洲人?
-
外媒也注意到:這桌子還能這么坐
-
“我如果勝選,24小時內解決俄烏沖突”
-
法國外交官這話一出,扎哈羅娃嘲諷:失常
-
俄烏兩支球隊住進同一家酒店,打起來了…
-
英國訓練的烏軍,首戰20分鐘即投降
-
“讓不友好國家提問”
-
烏克蘭球員球迷當場報警…
-
“岸田文雄是美國的仆人,他訪美回國后該切腹謝罪”
-
俄軍向基輔發射無人機,機身上寫著“新年快樂”…
-
“2023也不輕松,敵人摧毀俄羅斯的意圖不會得逞”
-
“這是中國世界冠軍樊振東的球拍,聽說它很好用”
-
梅德韋杰夫“預測”2023:歐盟解體、美國內戰、馬斯克當總統…
-
10年來最大漏油事故,“這回美媒不吭聲了?”
-
特朗普怒批:愚蠢、完全一邊倒的交易
-
“歐洲有80種性別!”拉夫羅夫在瑞典廁所門口愣住了…
-
他穿著印有俄國旗的球鞋上場,國際足聯:不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