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一凡:明清“閉關鎖國”?警惕落入西方殖民主義話語陷阱
最后更新: 2022-11-17 14:18:27【導讀】 今年8月,一篇名為《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的文章在網絡上發酵。文章指出,明清政府所采取的“自主限關”政策固然有消極防御、漠視科技的一面,但并未完全阻斷中外的貿易往來與文化互鑒,因此不應將“閉關鎖國”作為明清社會的標簽。該論文引發巨大爭議,有人指責該文鼓吹閉關鎖國,甚至將本文的學術觀點附會為某種政治立場,認為中國未來將趨于封閉自守。
在2022年的“思想者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圍繞“新時代中國道路及其世界文明意義”,對明清“閉關鎖國”問題做了進一步的論述和回應。丁一凡認為,所謂“中國閉關鎖國”的說辭實為西方殖民者為掠奪中國而炮制的借口,如果不加反思地接受這一敘事,就會落入西方殖民主義的陷阱。拒絕將明清社會簡單地標簽化為“閉關鎖國”并不意味著拒斥開放、拒斥現代化,恰恰相反,澄清歷史真相是為了打破西方神話、樹立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自信。
【文/丁一凡】
我想回應一下王紹光老師剛才的發言。王紹光老師指出,西方的現代化建立在殖民主義的基礎上,西方國家能夠發展起來,是因為它們掠奪了亞非拉國家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這一觀點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但是,我還想補充一點:除了掠奪廣大亞非拉國家之外,西方現代化的另一個重要基礎是掠奪中國。我們中國人被西方洗腦,不知不覺承認了西方的敘事,以為西方殖民主義與中國沒有太大關系。但事實上,中國恰恰是西方殖民主義最大的掠奪對象,中國遭受的損失超過了其他所有亞非拉國家。
歐洲人清楚地知道,比起其他亞非拉國家,中國才是最大的財富所有地。因此,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發現美洲、殖民美洲之后,立刻把眼光對準了中國,準備攻打、劫掠中國。不過,當時的明朝還有一定實力。在華傳教士利瑪竇聽聞西、葡兩國謀劃攻打中國后十分擔憂,致信教皇稱“明朝很強大,不僅國家有組織,城市有城墻,而且明朝還有大炮?!崩敻]通過教皇向西、葡兩國的殖民主義者傳達了這樣的信息:如果你們打算攻打中國,很可能一敗涂地。西班牙和葡萄牙這才放棄了攻打中國的企圖。
然而,清朝建立后,中國又一次成為了歐洲殖民者的目標。英國之所以派馬戛爾尼來華,主要就是為了探查中國的情況,從而判斷是否能攻打中國。所謂“馬戛爾尼來訪是為了通商,清朝閉關鎖國不同意通商,所以英國只能用大炮打開中國的大門”無非是英國在鴉片戰爭之后采用的宣傳口徑,英國真正的目標并非通商,而是掠奪。
馬戛爾尼來華(圖源:The British Library)
事實上,早在當年西、葡兩國謀劃攻打中國時,類似的托詞就已經被炮制出來了。當時,兩國設計的說辭是“第一,中國人不愿通商;第二,中國人禁止外國傳教士傳教”。由于兩國最終不敢進攻中國,這兩個借口當年沒有用上,多年后被英國人“抄襲”。
所以,所謂“清朝因閉關鎖國而招致外國侵略”其實是一個謊言。我們錯把英國的宣傳口徑當作現實,多年以來一直在重復這種錯誤的敘事。要樹立文化自信,就必須澄清歷史真相、揭穿殖民主義者的謊言。
大量證據表明,清朝其實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閉關鎖國。首先,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你怎么能說最大的貿易國是閉關鎖國的國家?這根本不合邏輯。
另外,清朝雖然制造業發達,但貨幣管理能力相對落后。中國當時的貨幣體系是白銀,而白銀的供給取決于市場而非國家。換言之,市場上有多少白銀流通,就有多少貨幣供給量。中國不是產銀大國,大理之外的其他地區幾乎沒有銀礦。因此,清朝統治者為了維持中國的貨幣體系、實現經濟增長,就必須不斷地、大量地進口白銀。而中國從外部市場獲得白銀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貿易盈余,進口白銀。這種貨幣體系結構如何能“閉關鎖國”呢?西方國家說中國是重商主義,說中國人在對外貿易中“只認白銀”,其實他們沒弄明白中國人對白銀的渴求究竟從何而來。
所以,中國從來不是拒絕通商、閉關鎖國的國家。我們過去被殖民主義國家洗了腦還渾然不覺,反而附和殖民主義者的說辭。
西方殖民者打敗清朝后,就開始掠奪中國。西方國家強迫中國簽訂了各種賠款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后,西方要求中國以白銀支付戰爭賠款。白銀是當時中國的貨幣基礎,所以中國在賠償白銀后陷入了通貨緊縮,農民不種田,商戶不開鋪,經濟狀況一落千丈。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嘯云 
-
清代宮廷比明代更節儉?宮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選秀女就是選妃?其實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漢化”
2022-10-19 08:43 -
為了“去中國化”,日本考古還出過這樣的大烏龍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對女性是福是禍?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歷史劇,就不用忌諱歷史虛無主義?
2022-08-29 08:14 -
從世官世祿到有爵無官——古代爵位制的演變
2022-08-01 17:38 -
【觀網直播間】科舉時代:從世襲制到科舉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這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終于合體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續上新!直擊三星堆考古發掘進程
2022-06-14 13:23 -
98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烏克蘭,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婭再一次被“絞殺”
2022-04-24 10:15 烏克蘭之殤 -
“定遠”沉艦殘骸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今年將繼續
2022-02-13 22:33 考古 -
蘇聯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帥幣”與張作霖:作為旅游資源的歷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觀網直播間:蘇聯為什么由盛轉衰
2022-01-07 17:57 -
“連無助的老兵都要欺負???”日本的歷史虛無主義很“優雅”
2022-01-04 07:51 -
?;韬钊ナ罆r間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發現!江西樟樹國字山大墓或為越國王室貴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國為何總是走向統一
2021-11-01 07:43
相關推薦 -
古特雷斯稱加沙成為“兒童墓地”,以色列不滿:可恥 評論 236他倆通話討論戰術性?;?,堅稱全面?;鸩缓线m 評論 104財政部通報8起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 評論 156奧巴馬再次就巴以沖突表態:這些事情是無法忍受的 評論 327以軍:已全面包圍加沙城 評論 316最新聞 Hot
-
她挑唆:若受中國經濟脅迫,美國非常樂意幫忙
-
耶倫表態:經濟不是零和博弈,美國有辦法同中國既競爭又合作
-
布林肯:有進展;CNN:沒成果
-
邊喊暫停邊軍售? “美國計劃向以色列移交3.2億美元精確制導武器”
-
“只看科研KPI,愛因斯坦遠不算世界上最好的物理學家”
-
“我們落后亞洲20年,中國占全球產量近8成,得抓緊??!”
-
布林肯剛說完“不可接受”,伊拉克民兵用彈道導彈襲擊美軍
-
法防長:黎巴嫩不需要戰爭,我們馬上提供數十輛裝甲車
-
美國務院內部文件:拜登應公開批評以色列,不然...
-
烏軍總司令助手帶著生日禮物“西方手雷”回家,兒子扭動拉環....
-
烏官員“瘋狂偷竊”,就像沒有明天?烏外長回應
-
他倆通話討論戰術性?;?,堅稱全面?;鸩缓线m
-
“俄羅斯最終無遺憾地告別”
-
古特雷斯稱加沙成為“兒童墓地”,以色列不滿:可恥
-
美國展商:中國市場環境穩定、風險低,有很多合作機會
-
加沙死亡人數破萬,“這場悲劇是集體道德失敗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