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楓:G20上,美國悄悄承認了……
最后更新: 2022-11-16 08:16:39【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
中美在巴厘G20前一天終于舉行了峰會。這個峰會來之不易。拜登上臺后,就一直試圖安排峰會。但新冠疫情以來,中國政府大量削減各種峰會和工作級會議,直到最近才開始恢復。峰會一直拖到現在事出有因。
與此同時,安克雷奇會面擺明了拜登政府的對華立場:能合作的地方合作,該競爭的地方競爭,要對抗的地方對抗。很明顯,對抗是期望,競爭是主線,合作是外快。
在這種情況下,峰會成效有待觀察,尤其是美國還在臺灣問題上不斷沖撞中國紅線。盡管如此,中美領導人還是進行了5次視頻對話。拜登每次都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但美國變本加厲,佩羅西竄訪達到高峰?!鞍讓m不能控制國會”是無用的空談,那是美國需要自己厘清的問題。如果白宮不能代表美國,那就更沒有必要會談了。
巴厘峰會后,美國未必改邪歸正。美國的底線是:“美國必須暗渡陳倉繼續搞一中一臺,中國不能武力統一?!敝袊牡拙€是:“不管明的暗的,中國必須統一,和統永遠是首選,武統永遠是選項?!?
美國還會繼續作妖,斗爭還會繼續,甚至可能更加激烈。共和黨奪回眾議院之后,凱文·麥卡錫有可能當選議長,接任佩羅西。他已經揚言要竄訪臺灣了。美國國會也在推動《臺灣政策法》,這將極大惡化中美關系。中國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拜登在峰會前就揚言要厘清紅線,臺灣是中美之間最大的紅線。但“解決臺灣問題”本來就不是巴厘峰會的期望。拜登會重唱一遍言不由衷的老調,中國會重申一遍祖國統一不可動搖,然后該干什么還干什么。
重啟政府間高層到工作級接觸算是成果,但這是對美國更有意義的成果,對中國并沒有那么重要。
當地時間11月14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圖源:新華社
美國不會放松科技戰,同時美國還必須繼續從中國買東西;美國的對華逆差還將繼續,同時中國購買美債的意愿還將持續下降;美聯儲還得加息,中國央行還會降息;美國軍艦飛機還會繼續以“航行自由”為名挑釁,中國還將繼續加強全方位的國防建設;美國還將繼續壓中國加入核軍控,中國還將繼續回以“要么你的數量降低到我的數量,要么我的數量增加到你的數量,否則免談”。
這些都不是高層到工作級接觸能談出名堂的,中美都清楚。但美國還是要抓著中國談,尤其是氣候議題和窮國債負問題。
不是美國突然關心氣候議題了,不是美國突然關心窮國福祉了,而是美國要繼續充當世界霸主,已經越來越缺抓手了,只有從本來并不關心的氣候議題和窮國債負上著手。
美國最關心的是拉上各國與中國對抗,但各國最不想做的就是被拉上與中國對抗。美國盟國在不同程度上從半心半意到勉強為之,非盟國則是避尤不及。佐科在G20前公開宣稱,他最大的目的是促使中美領導人坐到一起,合作解決世界的經濟和發展問題。這從來是中國最希望國際峰會能達成的作用,但在美國壞作用下,在歐盟的愚蠢逢迎下,國際峰會越來越政治化,經濟和民生反而被擱置了。
奧巴馬時代的TPP還有點經濟和發展的元素,盡管已經政治化很厲害了。從特朗普到拜登,Quad、IPEF、CHIP4無不以中國為目標,AUKUS更是目標明確。在2022年5月拜登在白宮召集美國-東盟峰會的時候,就清楚地聽到了他最不想聽的聲音:你叫我們來,就談談我們之間的事,別言必扯中國,我們不站隊。
但美國不扯中國,還有什么好談呢?美國不是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不是最大的投資伙伴,在地區安全問題上,攪屎多于鎮定。美國也早就過了馬歇爾計劃時代可以當散財童子的時代了。還真以為人傻啊。
在非洲,在南美洲,甚至在歐洲,美國聽到的也是一樣的聲音:別跟我說沒用的,我最關注的是經濟和發展,中國能幫我,你能給我什么?
中國不是在“買通”全世界,中國是在真心誠意地與全世界共同發展經濟,因為中國也從中得益。中國的援助是“授人以漁”,幫助受援國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歐美援助則是“授人以魚”,一方面滿足了自己的“我真是好人啊”的虛榮心,另一方面通過援助持久地控制受援國。
也正因為這樣的差別,中國在商言商,拒絕贈款。要是授漁的結果是對方連學費都付不起,那授魚就是失敗的。中國的授魚不失敗。中國更是拒絕歐美用道德綁架迫使中國投資打水漂。
11月6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拍攝的“綠色生活,共建共享——倡導公眾參與綠色行動”主題邊會現場。新華社發(艾哈邁德·戈馬攝)
在氣候議題上,中國多做少說,綠色能源、植樹造林都遠遠走在世界前列。2022年,中國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碳排下降的,歐美都增加了。這里當然有烏克蘭戰爭的影響,但中國同樣受到影響。
盡管歐美視而不見,中國的青山綠水也在回來,幾十年來,環境質量有了明顯的改善。中國經驗才是各國需要重視的,中國也是靠自己的力量做到的。
美國要通過氣候議題和窮國債負繼續維持領導力,但越來越發現“條條大路通北京”,離開中國的合作還真是一事無成。巴黎協議就是中美合作下促成的。把中國打成“壞孩子”越來越缺乏說服力,推卸歐美的歷史責任也越來越行不通,而中國的主張越來越得到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在沙姆沙伊赫COP27上,埃及和巴基斯坦明確提出氣候補償問題,這是中國在哥本哈根和巴黎都提出的“共同但有分別”原則的延伸。
在奧巴馬時代,中國提出“新型的平等大國關系”,“太平洋足夠大”,但美國拒絕了。美國就是要獨霸,美國只有“美國與其他”的關系,沒有平等的關系。
但形勢比人強,在巴厘G20上,美國悄悄地承認了平等大國關系。巴厘峰會是美國追著喊著才爭取來的,會場也是在中國代表團下榻的賓館,可算中國的海外主場,拜登及其團隊是登門拜訪。
不管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中國都是與美國平等的大國。在G20期間,習近平拜會了東道主佐科,與法國、韓國、塞內加爾、阿根廷、荷蘭、澳大利亞領導人會談,并與印度總理莫迪在G20晚宴上握手寒暄。還有更多的參會國領導人表示希望會談,包括新任英國首相蘇納克,看來排隊晚了,沒拿上號。還有其他領導人在會后另有會談安排,日本首相岸田可能在曼谷APEC期間會談,沙特則宣布了習近平將在12月出訪沙特。
這是非常繁忙的一兩個月,也凸顯中國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美國要繼續自以為世界的唯一中心已經不行了,即使要與中國“激烈競爭”(vigorous competition),也需要在同時與中國合作。而且與冷戰時代不同,安全不一定是合作的主線,經濟與社會才是。
事實上,美聯儲不斷加息,一方面在壓通脹,另一方面在把世界經濟推向蕭條。中國央行在降息,有望進一步加強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增長極的作用。在短期內,息差有熱錢從中國流向美國的作用。但就長線而言,實質性投資反而流向中國,進一步增強中國的經濟實力和世界影響。長線投資看的是有確定性的增長,而不是一時一地的升息降息。
不管美國如何想把世界重新納入冷戰框架,世界的興趣還是在于和平與發展。這正是中國的一貫主張。
美國不得不承認中國是平等大國,美國盟國早已承認了,世界更是擁抱作為美國平等大國的新中國。
巴厘峰會的意義正在于這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導彈落入波蘭境內致2死,美:無法證實系俄方所為
2022-11-16 08:06 烏克蘭之殤 -
烏克蘭基輔市長:基輔遭到打擊,部分建筑被擊中
2022-11-16 08:04 烏克蘭之殤 -
王毅當面告訴俄外長:傳聞你生病住院,我當時就判斷是假新聞
2022-11-16 07:50 中俄關系 -
人民日報鐘聲:元首外交為中美關系發展指明方向
2022-11-16 07:33 中美關系 -
美國新增感染47904例、死亡433例
2022-11-16 07:28 美國一夢 -
美方制裁伊朗部分實體,聲稱參與向俄提供無人機
2022-11-16 07:27 -
美共和黨已在眾議院獲得212個席位,麥卡錫贏得議長提名
2022-11-16 07:00 美國政治 -
“就沒有能替代中國的市場,如果有我們早去了”
2022-11-15 23:01 德意志 -
王毅晤拉夫羅夫:這是俄方理性和負責任的態度
2022-11-15 22:59 中俄關系 -
習近平會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2022-11-15 22:42 中國外交 -
“美國未來會有比特朗普更好選擇”
2022-11-15 21:54 美國政治 -
前議員不滿80%奧運會吉祥物是“中國制造”,法國官員神回復
2022-11-15 21:54 -
拉夫羅夫:又要促談又要軍援,歐盟有點“政治人格分裂”
2022-11-15 21:39 俄羅斯之聲 -
烏財長:希望明年國際援助50%是贈與形式,無需償還
2022-11-15 21:14 烏克蘭之殤 -
3小時12分!中美元首這次會晤有何細節,什么信號?
2022-11-15 21:10 中美關系 -
G20峰會上,澤連斯基提議與俄方“全員換俘”
2022-11-15 20:35 烏克蘭之殤 -
習近平會見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
2022-11-15 20:20 中國外交 -
習近平會見塞內加爾總統薩勒
2022-11-15 19:51 中國外交 -
“為了世界杯,停戰一個月吧”
2022-11-15 19:41 -
稱被關在男子牢房,跨性別網紅不干了
2022-11-15 18:53
相關推薦 -
這場聽證會引美TikTok網民眾怒:讓美國人顯得好蠢 評論 305沙伊同意復交后,又一大突破將至? 評論 239女子點鏈接泄露位置被前男友殺害,APP經營者也被判刑 評論 260三天出訪,兩份《聲明》,什么信號? 評論 111西班牙首相下周訪華?外交部回應 評論 235最新聞 Hot
-
這場聽證會引美TikTok網民眾怒:讓美國人顯得好蠢
-
歐洲領導人正爭相訪華,“我們不能失去中國”
-
“今早,解放軍軍艦回嗆臺艦喊話”
-
耶倫聲稱:中俄想替換掉美元,但有難度
-
瑞信瑞銀被曝遭美司法部調查:涉嫌幫俄寡頭逃避制裁
-
穆迪警告:銀行危機仍有外溢風險,美政府可能無法遏制動蕩
-
香港5車連環相撞,至少75人受傷
-
一周內第四次,耶倫再改口
-
沙伊同意復交后,又一大突破將至?
-
海底撈回應“孕婦可以插隊”,合理嗎?
-
去泰國男模餐廳會被“噶腰子”?當地華人:有“噶腦子”的…
-
與華為有“秘密協議”規避制裁?德國電信強烈駁斥
-
扎哈羅娃警告德國
-
女子點鏈接泄露位置被前男友殺害,APP經營者也被判刑
-
印度“對等報復”英國
-
會晤拜登前,特魯多聲稱對華政策要“三管齊下”
-